趙光義這老小子,連趙廷美都能說弄死就弄死,趙匡胤是不是他弄死的也存疑,弄死個兒子那不是太正常了?
論起來啊,他才是殺哥宰弟且為樂的狠人啊。
而趙恒的即位也不是很順利,由於趙光義的猜忌,給了宵小以可乘之機。當趙光義病危時,宦官王繼恩與參知政事李昌齡、知製誥胡旦、文士潘閬謀立楚王趙元佐為帝,也有一種說法是他們想要擁立燕王趙德昭次子趙惟吉。李皇後也有此傾向但動搖不定,命王繼恩召宰相呂端入宮,商議對策。
呂端察覺到不尋常的信息,先是偷偷在笏板上寫了“大漸”二個字,派親隨催促趙恒進宮,然後將王繼恩軟禁於詔書閣。自己則入宮與李皇後進行了一番論爭,迫使其同意立趙恒為帝。
但呂端並不完全放心,因而在“真宗既立,垂簾引見群臣”時,他卻“平立殿下不拜”,請求卷簾,自己升殿審視,確認是趙恒後,方才降階,率群臣拜呼萬歲。由於呂端的措施恰當,避免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宮廷變故。
正所謂“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說的就是這個呂端。
或許是因為趙光義常年猜忌他,讓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緣故,趙恒即位的第一件事是處理王繼恩等網圖宮廷政變的投機者,第二件事便是追認被趙光義迫害的四叔趙廷美的秦王爵位,並且在不久之後按照較高規格將其改葬,給趙廷美的二個兒子加官進爵,在事實上抹去了趙光義加在趙廷美頭上的罪名。
要說趙廷美也挺倒黴,不說他被迫害吧,光說他這個名字……最開始,他和趙光義一起都是一個“匡”字,分彆是趙匡義和趙匡美。等到趙匡胤即位以後,二人為了避諱,所以改成了趙光義和趙光美。後來趙光義即位,趙光美再次因為避諱,將名字改成了趙廷美。
這名字,快趕上武則天換年號勤快了。
好歹人家武則天換年號是為了發個朋友圈,完全出於自願。可趙廷美,完全就屬於被自願了。
但事實證明,無論他自願不自願,趙光義的第一目標都是他。無他,畢竟趙光義拿出的所謂《金匱之盟》記載,杜太後臨死之前和趙匡胤約定“汝百年之後,當傳位於光義,光義傳於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如果不除掉趙廷美,那他趙光義可以說是寢食難安。
在整個大宋,趙光義心眼子小,可謂是人儘皆知。
有個笑話說得很好,說是雍熙年間,一個男子在汴梁城牆根兒大罵:“當今聖上心眼子真小!”
於是他被判處二十二年的監禁,原因有兩條。
二年是因為侮辱了當今聖上,
二十年是因為泄露了大宋的最高機密。
所以說在大宋可不能隨便亂講笑話,今天笑話講得好,明天樸刀吃到飽。
正是因為趙光義的小心眼猜忌心,趙恒對他也說不上多麼親近。
現在看到趙光義淒慘地被當做驢子套在車前,伱彆說,你還真彆說,趙恒的心裡竟然有一種扭曲的快感。
這種心態其實也可以理解,自古以來還沒聽說過廢太子能落什麼好下場的呢。遠了不說,就說李承乾吧,他廢太子後幾個月就死在流放地了。每次午夜夢回,趙恒都會夢到因為至道二年災情減稅事件受到趙光義的猜忌,而被廢黜太子之位,嚇得從夢中驚醒。
都給孩子整出心理陰影來了。
“皇……皇伯父?”趙恒毛著膽子,連扭帶爬地爬到了驢車的側麵,抬起臉眯縫著腫脹的眼睛,討好地問道:“您沒死啊?”
“朕就算死了,也得讓你氣活過來!”趙匡胤怒氣衝衝地一甩馬鞭。
趙恒被嚇得一個激靈,他下意識地伸手擋在麵前。
破風聲響起,隨後是啪地一聲響,緊接著響起一聲慘叫。
趙恒下意識地跟著叫了一聲,卻發現身上不疼。
“嚎恁娘,靠恁娘的。”趙匡胤怒氣衝衝地看著趙恒:“恁個信球,朕又沒打恁,恁嚎恁娘個批?”
罵完趙恒,趙匡胤又揚起鞭子狠狠抽下。
趙恒這才發現,趙匡胤抽的是趙光義。
嗨,抽的不是我,那沒事了。
我父皇他皮糙肉厚,多抽兩下不打緊。
這父死子笑,也不是大唐的特產,放在大宋,也是合乎實際的。
在趙恒說出“皇伯父”的時候,群臣就已經確認了麵前這黑胖子的身份。
倒是也有老臣認出了趙匡胤,但畢竟縣官不如現管,他們可沒法越過當今皇帝趙恒,來確認趙匡胤的身份。
不要命辣?這可是僭越啊!萬一人家皇帝不願意相認,等到回去之後,被穿小鞋的不還是自己?
能當官的,可都是人精,心裡小九九多著呢。
正也是如此,群臣立刻跪下大禮參拜:“臣等參見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聖安!”
在參拜完太祖皇帝後,又開始參拜太宗皇帝。
“臣等參拜太宗皇……”
這話還沒說完,就被趙匡胤給打斷了。
“都起來吧!”趙匡胤不耐煩地說道。
老趙畢竟是開國皇帝,言語之間,威嚴滿滿。再加上他的身份要比太宗高,所以群臣麵麵相覷之下,也停下了和太宗皇帝問好的話語。
隨後,群臣的八卦之魂開始熊熊燃燒。
趙普這個時候已經死了,而當年給趙光義通風報信的王繼恩也被貶出京,早在幾年前也噶在貶所。知道當年密辛的人,如今都已經過世,所以太宗皇帝到底是怎麼即位的,也就成了大宋的未解之謎。
現在就期盼太祖皇帝出一期走近科學,來撥開當年迷霧了。
看太祖皇帝對待太宗皇帝的態度,應該裡麵多少是有點貓膩。
求月票)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