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孩子生的多……開國皇帝嘛,生的少了反而是壞事兒。
但竇太後忍不了的是,李淵寵妾滅子的事兒。
於是,在她的死亡筆記上,又給李淵深深地記上一筆。
“二郎,”席間,竇太後輕聲問道:“小清可有婚配?”
“還沒有。”李世民嗦著筷子,嘴上回答著,眼睛卻盯著麵前的烤肉。
“這就是你的不是了,二郎。”竇太後嗔怪著說道:“你就是這樣做兄長的?就這樣一直讓小清單身?”
“啊……這……”李世民乾咳兩聲,對竇太後說道:“其實孩兒早有主意……”
竇太後哼了一聲道:“你的主意?都一年了,也沒見你的主意有用。”
“指望你都不如指望你阿耶做個人!”竇太後又在明著諷刺李淵,“依娘看,你阿姐如今雲英未嫁,正配小清……”
說了一半兒,她恍然問到:“等等,你阿姐在你們這兒……”
李世民當然知道老媽是什麼意思,他連忙給她解釋道:“啊,阿姐在大業十一年與譙國公柴紹完婚,在曆史上於武德六年便早逝了……不過您放心,柴紹在今年年初就因病去世了。”
“就算他還在世,我家三娘也斷然不會和一個四五十歲的糟老頭子續緣。”竇太後斬釘截鐵地說道:“那就這樣辦吧,你去旁敲側擊問一下小清的意見,感情的事,不好強求,如果小清不願意,那也是你阿姐沒有這個福分。”
“唉,隻可惜我這三娘,跟隨她阿耶吃儘了苦,卻沒能享享清福,現在有了良配,卻……”
見阿娘以袖掩麵,李世民不由得立下軍令狀:“阿娘,你就放心吧,孩兒願立下軍令狀!一定能夠將阿姐與賢弟撮合成功!”
“哎,這才是娘的好二郎。”竇太後放下袖子,欣慰地說道。
她又補充了一句,囑咐道:“不過切不可強求,不要惡了小清。”
“放心吧娘,我們兩兄弟情比金堅。”李世民大包大攬地說道。
竇太後有點不信,心想小清今天遞笤帚挺熟練的,明顯就是想看你挨揍。
但為了照顧自己這好大兒的麵子,竇太後還是忍住了沒有吐槽。
一場家宴悄然結束,闔家團圓的李唐皇室在各回各家之後,隻剩下寥寥幾人還在立政殿之中閒坐。
竇太後並不是十分喜歡熱鬨,她也在人群散去之後,回到李淵所在的大安宮之中。
李承乾小哥仨沒走,而是留在立政殿中看著李世民欲言又止,尤其是李世民想在秦王府邊上營造平陽公主府後,哥仨的臉都快漲紫了。
“你們三個有什麼事,趕快說。”李世民皺著眉問道。
李恪伸著胳膊肘拐拐李泰,李泰賊眉鼠眼地搖搖頭,又伸手懟懟李承乾。
李承乾齜牙咧嘴,對著李恪和李泰的屁股悄咪咪地一人來了一腳之後才說道:“那個,阿耶,國庫沒錢了……”
“沒錢了?”李世民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娘的,你個敗家子!朕給你們留了幾百萬貫,怎麼就沒錢了?你怎麼不省著點用啊!”
“您看那些政策,都是您和義父製定下來的,辦大唐皇家小學需要錢,建設大唐科技院還需要錢,養那群工匠還需要錢,編練新軍更需要錢……”李承乾語速飛快地說道:“總之,國庫現在是真沒錢了,您可不能不認賬啊……”
“李哥,李哥……”李清連忙止住李世民的話頭:“是我疏忽了,忘了這些事情花費甚大……這樣吧,三姐的府邸就由我來辦吧,保準三姐滿意。”
“你……”李世民剛想問賢弟你還會建築,就停下話頭。
首先,賢弟是仙人,仙人手段凡人自然無法想象;其次畢竟還要撮合他和阿姐不是?也不好當麵拂了賢弟的麵子。
想到這裡,他便笑著說道:“有賢弟出手,阿姐自可無憂矣。”
“那便謝謝小弟了。”李秀寧微微頷首,對李清表示感謝。
李清總覺得有點彆扭,明明李秀寧才十六歲,怎麼就成姐姐了?
不過要真說起來,李秀寧生於590+年,他生於1990+年,理論上來說做她太祖奶奶都夠了。
說起來還算他占了便宜。
這樣一想,倒也覺得不是很虧了。
“另外關於國庫不足的事情,我也有點不太成熟的建議。”李清說著,打著響指召喚出地球的全息投影。
第一次見到全息投影的李秀寧不禁被吸引住了目光,連帶著一旁正在帶著李明達練寫字的長孫皇後也不禁抬起了頭。
長孫皇後)
“李哥你看,這就是為何之前我提議你先練水師的原因。”李清說著,把地圖轉向倭國,“一方麵是為了去殷洲尋找高產作物,另一方麵,則是在海上尋找財富。”
李清也知道現在南美那邊的土豆玉米還有紅薯並不是現代的高產作物,他那麼說也隻是給大唐一個動力罷了。到時候取回來,也可以少花一點情緒值置換出經過現代培育的良種。
“海上的財富?”李世民似有所悟地點頭:“自古便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民諺,大海如此廣闊,想必海上資源也足夠豐富……”
“這是一方麵,最主要的是,在倭國的這兩個位置,分彆有一個銀礦,和一個金礦。”李清指著新潟縣和島根縣的位置對李世民介紹道:“後世日本所謂的‘戰國時期’,這兩處金銀礦被開發,銀儲存量萬萬兩,金儲存量也有千萬兩之巨。”
三小隻的眼睛一下子就紅了,他們仨對視一眼,儘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燃燒的熊熊戰火。
李世民也忍不住呼吸急促了起來,這麼大一個寶山就放在自家的邊上,他怎麼能不心動?
“這是離你近的,稍微遠一點的,還有這個地方。”李清說著,把地圖移動到澳洲的位置:“這一座大陸上,也有著豐富的金銀銅鐵礦藏,就是蛇蟲鼠蟻多了一點,建議搞點倭國人去挖。”
李清從來不掩飾自己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對於倭國,他可是厭惡到不能再厭惡。
在現代社會這種思想可能不太被主流所接受,可在大唐這個中古世紀,簡直先進得不要再先進了好吧?這可是近現代才逐漸起來的風潮。
再說去那種瘴癘之地,總不能讓大唐子民去吧?
下一章等等,我要出門赴個飯局……)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