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你已有取死之道!
對於李清的說法,李世民表示不讚同。
什麼金銀銅鐵,那是什麼?我們大唐去那裡就是為了金銀銅鐵?明明有更高級的追求好吧,那明明是教化蠻夷,宣揚王化,至於金銀銅鐵,那叫束脩!
你看,我教會你文明,你把資源給我當束脩,很合理吧?
瞧瞧,畢竟是當皇帝的,這說辭一套一套的,還的確沒什麼毛病。
對於自家阿耶,三小隻現在真的是認識到了什麼叫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學吧,學無止境,太深了。”李清伸手拍著李承乾的肩膀:“伱阿耶還有很多地方值得你們三個人學習,比如那不是很薄的臉皮。”
“咳咳咳……”李世民劇烈地咳嗽著,以此暗示李清不要瞎說話。
“等你們再學一段時間政務,再培養一些親信班子,就讓你們找個地方當皇帝去。”李清笑著按在李泰和李恪的肩膀上,“記住,在你們大哥這裡,多學一學,多看一看,到時候你們複刻起他的路子就會省事兒很多。”
“也彆嫌惡累就偷懶,這可是你們為數不多積攢寶貴經驗的機會!”李清又在給他們打著雞血,像極了無良的老板在cpu可憐的員工。
長孫皇後敏銳地抓住了重點,忽然問道:“叔叔,你是說讓青雀和阿恪去做皇帝?”
她倒不是想知道這倆人在哪做皇帝,她主要是擔心他們會和李承乾起爭鬥。偏心倒是次要的,最主要是因為皇位隻有一個,既然選定一個孩子就要無條件地支持他。長孫皇後聰慧無比,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畢竟李淵的前車之鑒不遠。
再加上李世民這個皇帝對於朝廷有著無比強大的掌控力,並不需要在兒子之間搞一個平衡,所以注定給孩子們的愛不能夠一碗水端平。
“是啊,嫂子你應該能夠理解李治是從哪裡來的吧?”李清笑著問道。
長孫皇後頷首道:“嗯……那個年長的稚奴來自十幾年後,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應該是另一個世界。”
“是啊,大唐一共二十個帝王呢,老實說,我李哥這些兒子可能不太夠用……”李清稍稍歎上一口氣:“就拿李小三的兒子肅宗李亨來說,這小子說他是個人,都是對人的侮辱,在他那個位置上,就算栓條狗也能比他做的更好。”
李世民瞬間警覺:“賢弟,那王八蛋做過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猜忌自己的長城——李光弼和郭子儀。而在他死後,這二人經過時間的檢驗,證明了他們是對大唐無比忠誠的戰士。”李清說著,拋出一個問題:“另外你知道這次叛亂為什麼叫安史之亂嗎?”
“不知道……難不成除了安祿山之外,還有一個姓史的主謀?”李世民皺眉問道,可他明明記得在天寶年間隻誅了首惡安祿山來的?
李清笑著說道:“這就要說李亨的鷹之一手了——在鄴城之戰,唐軍占據絕對主力,可以說是號稱六十萬的唐軍對五萬史思明叛軍,優勢在唐軍,但卻因為李亨猜忌,九鎮節度使竟然沒有一個總指揮,而是靠觀軍容使魚朝恩這個宦官居中協調。”
“可想而知,表麵上是因為狂風大作天不佑我,但實際上,則是因為沒有一個總指揮,各部之間的軍事行動很難協調一致,導致各自為戰,不光大大折損戰力,甚至還會相互掣肘——這也是為什麼天寶十五年我沒有建議立皇太子李亨為皇帝,而是選李旦回去監國的原因。”
李世民雙眼之中紅光一閃,呼吸逐漸急促起來。
“當然了,大唐以後的皇帝們,一個比一個悲哀,趁著今天就給你講講李亨的兒子李豫以及孫子李適吧。”李清首先選擇銳評李豫:“代宗李豫,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把他放到稚奴的位置上絕對不比他差,但可惜他麵對的是一個亂世的局麵,所以也不能說他差吧,隻能說水平不是那麼完美。”
“他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但卻不玩弄權術;他也有猜忌臣下的行為,卻能夠在關鍵時刻人儘其用毫不懷疑;他麵對的是一個動蕩不安隨時能亡國的局勢,但他能夠放下一切顏麵,無所不用其極地去保住國家,可以說李豫也沒什麼好批判的,他已經能做到他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我也不指望大唐能像前漢那樣能君輩出,若是後人能夠人人都有李豫這個水平,我也就知足了。”
李清點點頭表示肯定,對李世民說道:“有個挺出名的故事,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後被封為汾陽郡王,代宗李豫把女兒升平公主嫁給了他兒子郭曖。有一次兩口子拌嘴,郭曖急了罵道‘你仗著你爹是皇帝就欺負人,我爹也不是不能當,隻是不想做罷了’,公主聽了覺得很委屈,就跑回皇宮和父親李豫講了這件事情。
“李豫流著淚對公主說,這就是你不知道了,他說的也沒毛病,要是郭子儀想做皇帝,你以為你爹我現在還能平安坐在這裡嗎?
“並且勒令公主回去,郭子儀知道這件事情後把兒子關起來進宮向李豫請罪,李豫非但沒生氣,反而還安慰他說“鄙諺有之:‘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等到郭子儀回去的時候,李豫還送給他不少禮物。”
“當然……回去之後郭子儀打了兒子郭曖好幾十大板,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哈哈哈……”李世民聽了這個故事,暢快地大笑道:“這小子倒也看得開,但話說回來,又有多少帝王能夠容忍這種事發生呢?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沒有一個是昏庸之輩。”
末了,李世民狐疑地看向李清:“不對,賢弟,你是不是還藏了一手?就像李隆基一樣,你和我玩欲抑先揚?”
“看李哥說的,我是這樣的人嗎?”李清不由得失笑。
誰知道李世民深有所感地對長孫皇後和李秀寧告狀道:“阿姐,觀音婢,你們有所不知——賢弟曾經和我說,李隆基是個開創盛唐的好皇帝,結果他拉著我過去幫李隆基平定叛亂……你說說,有他這麼做的嗎?”
“二哥也是大唐的老祖宗,身為老祖宗,又吃了後世子孫那麼多香火,幫他們收拾爛攤子不也是你的義務嗎?”長孫皇後一雙鳳眼忽閃忽閃地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阿巴阿巴……
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