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你唐軍爺爺來了!
見唐軍紛紛要求死戰,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清忽然說道:“其實也不需要這樣去死拚,我倒是有個辦法,不知道楊隊正可願一聽?”
有辦法自然是好的,楊德立刻正色問道:“還請公子教俺!”
哪怕有一絲希望,他也願意賭一賭。
李清轉過身子,指著邊上的樹說道:“這邊上就是兩棵胡楊樹,把枝乾砍下來綁在馬尾上,使幾個會騎馬的弟兄駕著馬,在坡後往來馳騁激起塵土,作為疑兵之計。”
這招兒還是他臨時想得……借鑒的,是從張飛長阪坡那塊兒借鑒來的。
聽到這個辦法,楊德的眼睛一亮。傷員之中倒是有幾個可以騎馬的。他立刻叫人砍樹回來,依照李清的話語將馬和駱駝的尾部都綁上樹枝,來回奔跑之下,果然激起漫天塵土飛揚。
“就這樣辦!”見效果不錯,楊德不禁喜上眉梢。
尉遲恭和李世民騎上了僅剩的兩匹戰馬,準備前去參加戰鬥。李清走上前拍了一下尉遲恭:“老黑,累不累?”
“殺人這麼快樂的事情,為什麼會覺得累?”尉遲恭一句反問,給李清整不會了。
倒也是,你老人家將來可是門神,殺幾個凶惡小鬼對你來說簡直是開胃小菜。
隻不過現實裡的尉遲恭是用馬槊的,而不是用雙鞭。
他又轉頭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哈哈一笑,沒有說話。
說實在的,李清現在是真的有點後悔。早知道有這麼多的惡戰,那就不光帶一個尉遲恭,再帶一個程咬金就好了。如果有可能的話,再把李元芳給帶上,那還愁往龜茲走?
可惜後悔藥沒地買,現在的他處於限定任務之中,不到龜茲城又沒法回到其他位麵。
嚴詞拒絕了李世民讓他在營地等待的建議,李清也拎著一把長槍跟在這隊唐軍身後。
村外的吐蕃人早就看到了這邊四起的煙塵,驚懼之下立刻進村,向頭人稟報。
頭人聽他形容的誇張,也不敢怠慢,顧不得鍋中燉著的羊肉,立刻跟著他向外走去。剛走到村口,便看見兩騎從山坡上飛馳而下,身後還跟著看不清數量的唐軍。
剛想著令人示警,一支羽箭從遠處飛來,自他左眼之中沒入,從腦後竄出一截。
頭人的臉上依舊帶著不可置信的驚愕,一頭栽倒在地上。
身旁的吐蕃人不知所措,發一聲喊拔腿就往村裡跑,隻恨爹娘少生兩條腿。
“你唐軍爺爺來了!”尉遲恭縱馬狂奔,拎著一根馬槊如猛虎一般橫衝而來,口中大聲咆哮著。
“殺——!”身後的唐軍也跟著大聲吼道。
吐蕃軍不知道虛實,一個個從屋內驚慌失措地跑出,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遠方騰起的煙塵。他們也不知道唐軍到底來了多少人,安西軍積威尚在,再加上首領已死,更加不知所措。見李世民羽箭精準,有的甚至跑到村東綁縛丁壯的位置,試圖用老百姓做擋箭牌。
一部分吐蕃兵想要抵抗,但倉促之間根本無法集合出戰鬥力。在唐軍之間遊刃有餘的配合之下,隻能飲恨當場。
李清跟在那群唐軍的身後,抓著時機出槍。他也不往要害上紮,就往腿上或者腳上這種不會注意的地方捅。等到吐蕃兵吃痛下意識被轉移注意力後,便立刻被前排的唐軍砍掉腦袋。
吐蕃人沒有披甲,這種猥瑣流打法最是合適不過。
正所謂拳怕少壯,棍怕老郎,槍也屬於棍類兵器的一種。哪怕安西軍的年紀大一些,但畢竟一寸長一寸強,還有多年戰陣之中的練習,一個個槍法出神入化不說,配合也是無比默契。再加上他們身披重甲,而吐蕃人卻是輕裝上陣,驚慌失措之下,根本無法對他們造成任何傷害。
眼見無法抵抗,吐蕃人不得不丟下那群擄掠的百姓,倉皇逃竄而去。
唐軍並沒有選擇追殺,在將地上滾動著哀嚎的吐蕃傷者逐一補刀之後,一齊走到那群被綁縛的百姓處。
見到熟悉的唐軍盔甲,前排兩個老者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敢問軍爺,是我大唐朝廷回來了嗎?”
老者的聲音顫抖,除了對王師到來的期盼,還有劫後餘生的喜悅。
要知道像他們這樣歲數的老者,吐蕃人可是連苦役都不要,基本上都是直接就地斬殺。
聽到兩位老者的話,其他人也跟著迅速跪下。
“我等是安西都護府下屬。”楊德捶胸一禮。
身後頂盔摜甲的士卒儘皆跟著捶胸行禮。
“是唐軍就好,是唐軍就好……”老者眼含熱淚,“多少年了,多少年都沒見到唐軍了,老朽就算死了也值了!”
唐軍們立刻上前,給被綁縛的村民們鬆綁。
與鬼子進村稍有不同的是,吐蕃人進村,如果村民配合不反抗的話,基本上是不會在一開始就殺戮的,而是選擇先燒搶掠。
等到將村子破壞殆儘,能搶走的都帶走後,他們才會根據年齡性彆分門彆類,老弱直接殺死,剩下的帶回去,在臉上燙下奴隸烙印,直接發賣到西域各地——比如大食、回鶻、吐穀渾舊地等等。
吐蕃人還經常性地抄掠當地漢民女子,名義上是婚配,實際上是將她們當做奴婢。當時人這樣記載:“自瀚海以東,神烏、敦煌、張掖、酒泉,東至於金城、會寧,東南至於上邽、清水,凡五十郡、六陣、十五軍,皆唐人子孫。生為戎奴婢,田牧種作,或聚居城落之間,或散處野澤之中。及霜露既降,以為歲時,必東望啼哭。”。
來自李世民的憤怒值+10000
聽到村民們訴說的吐蕃人的暴行之後,李世民不禁出離憤怒了。
他恨不得現在就回到貞觀年間,調兵遣將來到這片時空,將這肆意淩虐大唐百姓的吐蕃亡國滅種。
隻可惜到達龜茲後才能回去,李世民暫且在心下記了一筆賬,等到他如閃電般歸來之後,再給吐蕃人一個驚喜。
為了防止有遺漏,在李清的建議之下,唐軍們分組挨家挨戶地搜查,以防有漏網之魚藏在屋中。
果然不出李清所料,在各家屋中搜出十多個藏匿的吐蕃番子。
被抓到的時候,有一個番子正在鍋邊上大快朵頤,根本沒注意到外麵的喊殺聲。
“真想不到,賢弟還有軍師之能。”李世民看著那幾個被綁著準備砍頭的番子,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