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沒有說話,而是憤然地看著那些個吐蕃番子。
直到他們的腦袋滿地滾,李清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經過這一役,唐軍對李清徹底地心服口服,
畢竟在這個年代,知識分子難找,會各種計謀心思又縝密的知識分子更難找。若不是李清的計策,可能現在他們還在和吐蕃人拚殺。
想到這裡,楊德才恍然一驚。光顧著安撫村中鄉親們,忘了派人回去傳訊了。
而李清卻有些臉紅,其實這辦法還是和三國演義裡的張飛學的,算不得他的原創……
但抄襲這種事兒雖然可恥,隻要有用就行,更何況他這抄的是用來救命的東西。
在鄉親們的盛情邀請之下,安西軍決定進村休整一晚。當晚李清算是終於吃到了這幾天的第一頓人飯。
雖說依舊有點腥,但總歸是有鹽味了,倒也不算那麼難以下咽。
正所謂百味鹹為首,沒有鹹味就算調出花兒來,這肉湯也少靈魂。
“我感覺我又活了。”他這麼給李秀寧發消息。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沒說話,但是看表情分明就是“伱總盯著你那逼手機乾什麼玩意兒?”的意思。
“李哥,我發誓,等咱們回去之後,我一定要好好兒地吃上一頓!”李清斜倚著尉遲恭說道,“還有敬德兄,咱必須好好喝點。”
“那沒問題,秦……兄弟。”尉遲恭總嘴瓢。
說實在的,這兩天吃那沒味兒的肉和餅,嘴裡早就淡出鳥來了。要不是偶爾還能殺殺人,尉遲恭早就覺得沒意思了。
當晚由於是在村落之中,睡得還算舒心。第二日,在村民們依依不舍的目光之中,安西軍再度踏上歸途。
在他們原本裝著糧草的車裡,是百姓們偷偷塞的肉乾還有乾糧。直到走出去很遠,楊德才發現。
“我等愧對父老鄉親啊……”楊德眼含熱淚,衝著村子的方向跪拜下去。
按照地圖上標記的位置,再走一天就應該到達龜茲了。
環境也越來越好,不似方才那種荒涼,綠洲也愈來愈多。
“再堅持一晚,就到龜茲了!”
躺在車上的傷兵哼著小曲兒,他們總覺得這次受傷和想象中的不一樣,本以為這麼熱的天氣,要麼會因為傷口發炎感染而死,最次也得傷口疼痛難忍。
隻是萬萬沒想到,竟然一點都不疼。
傷兵們躺在車上,對著漫天神佛感謝了個遍,甚至連李世民這個大唐太宗都感謝了一遍。
“你這輩子也過得不虧,李哥。”李清伸手拍拍李世民的肩膀。
“怎麼說?”李世民看著那群傷兵,輕聲反問。
“人這一生,一共要經曆三次死亡。”李清伸手撚撚衣服上的灰塵,“第一次死亡,是你在斷氣那一刻所經曆的物理死亡,在生命的這個角度,你便是死掉了;”
“第二次死亡,則是在你下葬的時候,那一刻,你的一切社會關係,都伴隨著你入土,這是第二次死亡。”
“第三次死亡,則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知道你的人也死了,這一刻,再也沒人能夠知道你,你也就在真正意義上死了。”
“而你,李哥,其實在這個年代,你仍舊還活著。”
李世民嘴裡叼著一根兒草,由於看著遠處而無法看到他了表情:“你說的那個活著的李世民……他在哪兒?”
“在昭陵裡,在史冊裡,”李清一手扶著李世民的肩膀,另一手捶捶自己的胸口,“在人心裡。”
李世民舒上一口氣,重重點頭。
剛想說些什麼,便看到前方大包小裹地等待的兩個人。
“你們是乾什麼的?”楊德立刻上前詢問。
“軍爺,俺們是附近村裡的。”二人之中的年老者立刻上前回話,將身後的包裹搬到楊德麵前:“軍爺應該是我安西軍的吧,真是好久沒見到唐軍了……這些東西是村裡鄉親的一點心意,還請軍爺收下。”
“這……”楊德歎了口氣,剛想拒絕,便又被他打斷。
“俺知道軍爺不想收,但城中的軍爺們還在等著你們回去呢。”老者歎了一聲:“這些東西就算留在村裡,也保不齊哪天被狗子們搶去,軍爺您還是收著吧,您總不想看到這些東西被那群狗子們浪費吧?”
“這等說,那我便收下了。”楊德將長槍杵在地上,叉手一禮。
老者立刻帶著身旁的年輕人恭恭敬敬地回禮。
“另外,俺這不成器的孫兒,也想投咱唐軍,隻是一直苦於沒有去處。”老者伸手摸摸年輕人梳著吐蕃小辮的腦袋:“這孩子自打記事起,俺便一直告誡他,你是個唐人,永遠不要忘了祖宗……這不,史各莊的人和俺們說軍爺們正在往這邊走時,俺才起了心思,讓這孩子投軍。”
“我等困在城中,也是朝不保夕,又怎麼肯耽誤你這大孫子?還是彆想投軍的事兒了。”楊德苦口婆心地勸道,他是真沒說謊,整個龜茲城裡就有三四千的白頭老兵,吐蕃的攻勢也一天比一天凶猛,他也不知道能堅守到什麼時候,又怎麼會拉著這大好的年輕人去和他一起送死呢?
在楊德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老者最終還是放棄了他的想法。
“老人家,你看著吧。”李世民看老者的眼神中難掩失望,忍不住勸道:“興許過幾日,我大唐天兵就回來了,屆時,便讓你這孫子去從軍!”
“是嗎?”老者的眼中升起希望。
“我又怎麼會騙你,我們可是安西軍,朝廷什麼時候能回來,我們當然知道。”楊德立刻順著李世民說道。
他隻知道李世民說的是善意的謊言,卻沒想過李世民是認真的。
多來點章評,現在缺這個上出圈v2……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