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簡單?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你沒必要明白,總之她在我這裡,其實不是什麼壞事。”
龍澤美奈子若有若無的這樣回答了我,而這樣的回答無疑讓我一頭霧水。
老實說,我很難想象她對櫻井薰懷疑的原點到底在哪裡。但我看她對我充滿正色的樣子,似乎又不像是和我在開玩笑。而放眼如今的她,根本就是和我站在同一戰線上的。曾經或許她會選擇耍詐,但至少如今不會。
我在的認知範圍中,女人的直覺一般都是很敏感的。
龍澤美奈子看樣子不像是玩鬨,但我確實想象不到在櫻井薰的身上會有什麼特彆的發現。
“無所謂,反正她如今也都在你的手裡了。就算像你說的,她想要繼續作怪隻怕也不可能了。”
“嗯,這個嘛……我認為卻不一定。”
龍澤美奈子一臉黯然的對我說,而我也就隻是發出一聲無奈般的苦笑。
或許在我當時的眼中,這根本就是一種所謂的危言聳聽。
我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家,打開郵箱的時候,才發現龍澤美奈子拜托她的秘書發送到我郵箱裡的郵件已經到位。那是龍澤財團利用長達兩年的時間,搜索到的關於曾經的那起迷案所有的詳細資料。
其實說是詳細,就我看來不過也就那麼回事兒。
曾經的舊案,早就已經有了蓋棺般的定論。
對於那個定論,或許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著不相信與懷疑。但事實的結果,卻是任何人都無法將它推翻。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個傻子。
案件明明算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年,或許就像鬆野原正雄所說的那樣。就算案件的確存在著令人費解般的疑團,但事情已經過去了那麼久,如今還能留下什麼讓我尋找到線索並且繼續此案的契機呢?
我心中一片茫然,若有若無的看著近乎詳細但卻又沒有什麼太多價值的案件資料。
案件的過程,並沒有什麼太多的複雜。
或許就像龍澤美奈子說的那樣,唯一讓人感到不解的還是她姐姐的孩子一直成績優秀,卻突然毫無理由選擇了自殺的原因。
她選擇自殺的地點,就是位於43號公寓的503號客房之內。
根據案件資料的顯示,那時候的被害人為了方便自己的學業,因此在距離學校還算附近的43號公寓選擇租下了這棟房子。如此的目的單純並且簡單,除此之外彆無其他。
她獨居,並且不經常與外界來往。學校方麵,人緣基本不好不壞。
因為主攻學業的關係,她很少與外界的人進行接觸。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生活中,她這個人在人們的眼中的存在感都比較低。生活的圈子簡單到除了學校的課堂和圖書館之外,就是自己居住的這間看似不大的公寓房間而已。
這樣的人,根本不可能與外人結仇。而且她的感情生活也十分單一,她沒有交往異性的經曆,甚至沒有什麼特彆要好的朋友。
仇殺不可能,情殺似乎也完全行不通。
分析出這些以後,我感覺如今的我和曾經的警方與龍澤美奈子一樣,全都陷入了案件的迷局之中。
我甚至在之後的案件資料中,找到了她學習成績的各種記錄。
根據案件資料中的顯示,她的各科成績全部顯示為優秀。而這樣的成績對於她來講,根本就是易如反掌般的事情。
她的確沒有被殺的可能性,但要說到自殺,她似乎同樣不具備自殺的理由。
資料檔案裡當時現場的照片,很顯然是龍澤美奈子通過各種的關係向她警方方麵的朋友索要過來的。資料十分詳細,但我卻從中看不出什麼問題。
房間內沒有打鬥的跡象,甚至在被害人選擇上吊自殺並且屍體被人發現的時候,房門都是從裡麵被反鎖著的。
警方針對現場的勘察,沒有發現任何一點的破綻。而被害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因為地處五樓的關係,讓如果是他殺的凶手完全無所遁形。
五樓那麼高,如果房門走不通,凶手是不可能通過窗戶離開的。
雖然被害人選擇上吊自殺的理由並不成立,但以目前警方和龍澤財團掌握的共同資料來看,這的確就是一場明顯的自殺事件。隻是因為被害人沒有自殺的動機,所以才遭到當時外界如此大的疑惑、掀起那麼強烈的社會輿論風波。
針對外界輿論的過度強烈,我認為除了案件本身就存在的疑點之外,應該還有龍澤美奈子利用自己的財團勢力故意炒作的原因。
這是變相對於警方的一種施壓手段,為得就是讓警方不能如此輕易的以自殺結束此案,就此迫於社會的壓力展開針對此案的重新調查。對於龍澤美奈子的這種心情,我無疑可以理解。但相較於案件,或許就是另外的一碼事了。
我無奈般的苦笑,若有若無的翻動著警方針對現場所拍攝的所有照片。
無意間的一個發現,讓我原本恍惚的目光,在一瞬間停滯、集中到了一點。
這樣的發現,或許和案件的本身沒有什麼必然的聯係,但卻從側麵反應了被害人當時的一些生活習慣或者特征。
就在被害人當時的房間內,碩大的書架幾乎羅列滿了半個房間的牆壁。而通過電腦方麵的放大處理,我也注意到了那些或許在當時擺滿了書架上的書。
柯南道爾、鬆本清張、阿加莎克裡斯蒂、江戶川亂步……
一個個國內外耳熟能詳知名作家的名字,伴隨著放大的照片映入我的眼簾。
這些人基本存在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全部都是世界知名的推理小說家。而類似這樣的推理小說作品,更是充滿了當時被害人半個客廳的每一個書架。
被害人是個很愛讀書的人,而且專注品讀世界各大偵探推理小說。
這讓我了解到她當時單調的業餘生活,除了原本那些不能缺少的複習資料之外,就是針對這些推理小說的熱讀與研究。而且這種熱讀、研究的程度,近乎已經到了癡狂般的境地。
“原來,她不單單隻是個簡單的書呆子而已。”
雖然這樣的發現,或許與那起案件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也讓此時針對案件分析調查陷入迷局中的我,對於這個看似十分傳統並且在外人眼中隻重視學業的被害人,因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是的,如果從案件的本身沒有著手點。那麼不如,就從她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入手試試看。”
我的腦海有了新的思路,而這樣的思路,我也保證無論是曾經的警方還是龍澤財團,全都是完全沒有選擇嘗試過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