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下半年的物價是非常不正常的,京北的職工平均工資是6540元,折合每月545元。豬肉價格從上半年的38元每斤,一下就漲到了72元每斤;大米漲到了14元每斤,麵粉漲到了11元每斤,蔬菜和水果價格也是飛漲,就是冬儲大白菜的價格也讓市民直呼吃不起了。
漲價當然是有原因的,國家為了進一步理順價格,先後放開了糧食、鋼鐵及部分統配煤炭的價格,調整提高了原木、水泥的出廠價格,並對部分原油價格實行了議價,生產要素價格上升推動企業成本大幅上漲。
隨後又出台了新的工資改革製度,進一步添加企業的成本負擔,最終造成物價上漲。與此同時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高速增長,199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255;而貨幣供給量在1992年已經開始上漲,影響滯後到1994年,加劇總供給與總需求的不平衡,拉動市場物價的上漲。1994年,cpi物價指數上漲到了241的極高水平。
數字是冰冷的,但胡同裡的居民體驗卻是實實在在的,去年大白菜的價格是九分四厘一斤,現在是一毛五一斤。
徐軍是就是這個時候找到的街道辦劉主任的,彆看他隻是街道辦的主任,可要是平調到地方的縣裡,妥妥的是縣級乾部。當然在京北也隻是個芝麻小官。
當他聽說徐軍能搞到便宜的大白菜和蘿卜,在京北的銷售價格隻要一毛錢一斤的時候,立馬決定無償劃出一大塊地方,供徐軍使用,並大力支持,協調社區工作人員和警察出麵維持秩序。
這樣的事情雖然不大,但是這種好事,周邊的居民看得到,體驗的最真切,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政績。
對於徐軍來說,這玩意太占空間了,自家員工食堂也吃不完。
地點就在後海居委會附近的大片空地上,剛好這幾天天氣不是太好,有下雪的可能。在劉主任的協調下,徐軍用兩條好煙從郊區的棉紡廠借來了好幾塊帆布,讓宋西軍班長帶人把整個空地都給搭上了大棚。
路過沙河大街的時候,看到五金店門口有賣使用油桶改造的戶外爐灶,和大鐵鍋,就買了兩套,這玩意適合農村婚宴的時候使用。上一世在朋友的農場,使用過這玩意,鐵鍋燉大鵝賊拉香了。
之所以搞個大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主要是為了掩人耳目,第一天並沒有安排人值守,象征性的把貨車開到大棚附近,然後花了大半夜工夫,把大棚給堆滿了白菜和蘿卜,就這也隻有不到空間裡的三分之一。
不過以後等宋西軍帶人值班就好處理了,讓他安排好人卸貨就行了。最後徐軍又從空間取出十幾頭活羊,栓在了不遠處的樹上,隨便找了點綠色的白菜葉喂上,四兄弟圖書公司可是有一個古蒙的兄弟,讓他處理一下,大鍋給燉上。
街道辦和居委會在這種事情上非常有經驗,組織人沿馬路向西排隊,井井有條,絲毫不影響馬路的交通,三個大稱同時稱重,十來個小夥在後麵幫著搬菜,幾個大媽幫著在大棚後麵的空地幫著燒水做飯。
工作人員忙累了,可以到後麵喝水休息,飯點的時候每人一份豬肉燉白菜,一份帶有大塊羊肉的羊湯,饅頭放開了吃。
如此價格的菜,自然受到居民的歡迎,第一天還隻是附近的居民,第二天就有其它社區的過來搶菜了。
如此火爆的場景,自然很快上了報紙的頭條,劉主任自然在這件事中是事情的主角。可惜美中不足的是1000多噸白菜、蘿卜看著挺多,可是不經賣啊,作為冬天必須要儲備的蔬菜,誰家不屯上個幾百斤。
到第五天的時候,就沒有剩下多少了,徐軍也不是小氣的人,組織所有幫忙的人吃了一頓全羊宴,剩下的蔬菜每人又都送了兩麻袋。
從賣菜這件事中,徐軍一共賣了差不多十一萬,利潤差不多有小五萬了,掙錢是小事,更重要的在什刹海附近居住的人,大多都把徐軍當成了這裡的居民,而不是來做買賣的生意人。
第二天一大早,徐軍又到街道辦,捐了5000元錢。一是感謝居委會的支持,另一個就是把這些捐給居委會,希望用來給誌願者發放一些補助。又到派出所同樣捐了5000元錢,也是表示感謝,同時希望這筆錢用到辦案經費上。
在三裡屯還是一片工地的時候,想要在什刹海的書店裡搞流行音樂,和大多數人搞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
12月19日當天是個喜慶的日子,一個約五層樓高的倒計時牌赫然出現在廣場。倒計時牌最上方的圖案源自國旗上的五顆紅星,顯得格外莊重、簡潔、大方。五星之下是幾個大字:華夏政府對香江恢複行使主權倒計時。
作為曾經的軍人,徐軍給所有單位的員工都放假一天,單位統一組織免費照相,穿工裝,打橫幅去現場慶祝。
徐軍當天可是很忙的,不僅出現在了四兄弟公司、星途音樂書店、和星途音樂公司的相片裡。在廁所裡換上衣服還和太極圖書公司所有員工合了一張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