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最近為何總有人尾隨我?”
覺察到不對勁的伊籍,喬裝出了襄陽城,向揚州而去。
不論劉琦是生是死,伊籍都得去揚州確認。
“伊機伯跑了?”
得知伊籍不在城內的蔡勳,頓時有些心慌。
蔡瑁臨走前,千叮囑萬囑咐,一定要留意伊籍的行蹤,避免伊籍去探查劉琦的蹤跡。
結果伊籍卻忽然消失了!
“該死,立即傳令,封鎖襄陽去揚州的旱路和水路。”
“張貼告示,伊籍偷盜蔡氏珍寶,畏罪潛逃,若見伊籍,格殺勿論。”
若是蔡瑁在,絕不會讓蔡勳如此張貼告示。
蔡勳平日裡驕矜自大,如今劉表又去了許都,曹昂又去安撫張羨去了,目前在這襄陽,蔡勳最大!
自然也變得張狂。
伊籍本來還隻是疑惑劉琦為什麼沒有返回襄陽,如今卻見蔡勳張貼告示緝拿自己,頓時驚駭不已。
“我隻是去尋琦公子,蔡勳竟然張貼告示要殺我?”
“怪不得最近總是被監視,必然是蔡勳聽聞使君叮囑我尋找琦公子,所以監視我的行蹤。”
“莫非琦公子已經——”
伊籍忽然有了個不好的猜測。
劉琦一向被蔡氏敵對,蔡勳趁亂殺了劉琦也不是不可能。
“逃!”
伊籍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好在伊籍少年時就跟隨劉表,來荊州已經五年了,對荊州的各處水路旱路都頗為熟悉。
幾經周折,伊籍逃到了廬江郡。
聽聞劉備正在廬江郡皖城,伊籍連忙來見劉備,詢問劉琦的下落。
“未曾聽聞有人來揚州求援,伊先生,你確定劉琦來了揚州?”劉備被忽然問及劉琦的下落,有些疑惑。
陸康也道:“廬江郡挨著江夏郡,琦公子若要求援,必然會先來皖城,老夫可以確定,劉琦並未來過皖城。”
第(2/3)頁
第(3/3)頁
伊籍見陸康也是這般說,不由顫抖的退後兩步,緊握拳頭:“遭了,琦公子定然被奸人加害了。”
劉備吃了一驚:“伊先生,為何這般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伊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兩個月前,張羨忽然反叛,大軍直往襄陽。蔡瑁不能敵,叛軍圍了襄陽。於是使君一麵遣琦公子往揚州求援,一麵又向皖城的曹昂求援。”
“琦公子尚未返回,曹昂就先率兵南下,張羨跟曹昂打了一仗,就撤回了長沙。”
“叛軍撤退後,使君就跟蔡瑁一起前往許都覲見天子,留籍在襄陽等待公子。”
“奇怪的是,籍在襄陽的時候,就一直受到人監視,而籍喬裝出城後,蔡勳就發了告示,詐稱籍偷盜了蔡氏珍寶,畏罪潛逃,若見籍麵,格殺勿論。”
劉備疑道:“這蔡旭莫非跟劉琦有仇,為何非得殺劉琦?”
伊籍點頭,忿忿不平:“琦公子跟蔡氏曆來不和,蔡氏又對劉琮十分寵愛,蔡瑁甚至將侄女也嫁給了劉琮。”
“籍以為,必然是蔡勳趁著張羨反叛,故意殺了琦公子!”
“可惡!”
劉備沒有多想,輕歎道:“又是嫡庶長幼的禍事啊。”
而一旁的陸康,卻是蹙眉問道:“伊先生,你剛才說,張羨跟曹昂打了一仗,就撤回了長沙?”
伊籍點頭:“曹操的兵馬的確驍勇善戰,僅一次就衝散了張羨的軍陣,張羨一路敗退,隻能無奈退回長沙。”
陸康冷笑:“張羨能敗蔡瑁,又兵圍襄陽,卻被曹昂一戰擊退,擊退後竟然不思反擊,反而倉皇返回長沙。”
“伊先生,你不覺得你說這話,過於天真了嗎?”
“老夫打了一輩子仗,平了不知多少叛軍,從未見過如此判若兩人的叛軍。”
劉備也反應過來:“贏了蔡瑁,遇上曹昂的兵馬卻一觸即潰?曹操的兵馬,什麼時候這麼精銳了?”
“難道曹昂麾下,皆是曹操的百戰精兵?”
伊籍頓時愣住:“這,籍也不清楚。”
陸康又問:“曹昂如今在何處?”
伊籍如實道:“劉使君跟蔡瑁去許都後,曹昂就在荊南四郡巡視。”
陸康和劉備紛紛變了臉色。
“巡視荊南四郡?曹昂就不怕被張羨給活剮了?”陸康冷哼,拔劍指向伊籍:“伊籍,你來老夫的廬江,到底意欲何為!”
伊籍呆立當場,不知道陸康為何憤怒拔劍。
“季寧公,且慢!”劉備攔住了陸康,道:“備觀伊先生乃實誠君子,必然不會有險惡之心。”
“此事蹊蹺,伊先生恐怕也被蒙在鼓裡,季寧公,煩請派些機靈的斥候,去荊南四郡打探消息。”
“伊先生,你遠來疲頓,不如先在驛館歇息一晚如何?”
劉備柔和的聲音,讓伊籍暗暗鬆了一口氣,拱手道:“左將軍,陸太守,籍之言,句句屬實,來這皖城也隻是為了打探琦公子的下落,並無他意。”
待伊籍退下,劉備的眼神多了幾分凝重。
陸康亦是凝重:“左將軍,荊州極有可能,易主了!”
劉備點頭:“備亦是這般猜測,如今連伊籍都不知道實情,必然是景升兄身邊人反叛了。”
“季寧公,備得儘快返回青州,將此事告知顯謀。”
劉備本來在曲阿,想到陸康的從孫陸遜在青州,於是又來皖城跟陸康敘舊。
畢竟吳郡陸氏也是揚州名門,多跟陸康敘舊也能增加些情誼。
卻不曾想意外遇到了襄陽而來的伊籍。
陸康點頭:“左將軍但去無妨,揚州的錢糧籌備,老夫及各郡太守,都會儘心竭力的。”
劉備由衷地道:“有勞季寧公了,北伐之事,任重道遠,若無錢糧支撐,備亦難以討伐袁逆。”
“不知季寧公可有書信,備也好捎帶給阿遜?”
陸康搖頭:“書信就不寫了,左將軍可給阿遜帶句話。陸氏的興衰,老夫就托付了。”
求月票啊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