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賑、造紙、賣書、滅東夷、建書院等等,如此種種,再加上商容的推崇,讓她對殷啟產生了極強的好奇心。
商容想了想道:“也行吧。”
這個時代沒有男女大防,也沒有男尊女卑之言,女子做將軍的都有,更何況區區做老師。
……
壽王府。
殷壽召集家臣,討論殷啟建立書院之事。
他這些家臣基本上都是武夫,哪裡能夠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於是紛紛勸諫,勸諫殷壽效仿殷啟建立學院,就叫玄鳥書院和玄鳥武院。
殷壽雖然內心驕傲,不想相仿殷啟,但他自己也想不到什麼好法子,隻能勉強點頭。
他也知道民心的作用,不願意殷啟專美於前。
於是很快,壽王府就傳出消息,說壽王府要建立玄鳥書院和玄鳥武院。
這下子,全城又是議論紛紛。
隻要不是眼瞎,就能看出來殷壽這是要跟殷啟打擂台,而且還是效仿。
不過對於此事,大家還是歡迎的。
因為殷商書院和殷商武院招收的學子肯定有限,若是不能進入這兩所學院,他們也還有玄鳥書院和玄鳥武院可以選擇。
這件事情,帝乙自然也看在眼裡。
作為一名合格的人皇,他無疑是睿智的,第一時間就看懂了殷啟建立兩所書院的用意,不得不感歎殷啟的謀劃之深。
相比於莽莽撞撞想跟殷啟打擂台的殷壽,無疑就差了很多。
武力,永遠不是人皇的首選。
不過他也沒有出麵乾涉,隻是默默看著,他還需要考量考察殷啟和殷壽倆人的表現,也要兼顧天下輿論和各方勢力的想法。
………
時間匆匆,轉眼間就是一個月。
這個月,殷啟很忙。
既要編寫字典,又要編寫《武典》。
簡化文字,編寫字典,這本來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他腦海中就有範本,直接就可以拿出來,但他卻不能拿出來,否則太讓人懷疑了。
他在與子師等人的討論中,一點點的將簡化字推出來。
在子師等人崇拜和震驚的目光下,殷啟一天能夠簡化數百個文字,簡直是神速。
近十萬個漢字,一個月就搞定了。
不僅如此,殷啟還發明了拚音,又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漢字全部簡化了,接下來字典就容易了。
殷啟將文華殿的文士分為兩個組,一個組編寫字典,一個組編寫各科教材,甚至他還親自出手寫了三本書,分彆是《禮經》《孝經》《算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