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錢就是根本就花不完,她買那些奢侈品她都花不完這種地步,才能去享受什麼奢侈品。
在薑可可看來的話,她根本就享受不了這些東西,她隻要在有限的資源裡麵活的足夠開心就行了,因為隻要你想的足夠開,那些奢侈品就是一個個故事,讓你為她的情緒價值買單而已。
其實真不是奢侈品她有什麼特彆的用途,再牛逼的v不也是世界工廠生產出來的嗎?
廣州包和他們的區彆就是少個標誌。
還有至少95以下的相似度。
實際上有啥區彆?
不都是同個生產線廠子生產出來的。
可能員工上一秒做的是v,下一秒就是雜牌包包了,來自現在的薑可可其實對這些東西完全免疫,因為你生活在一個物資極大充裕的時代過的話,你就會覺得再牛逼的奢侈品也不過如此,就是一個商品,隻不過有些人賦予了他們特彆高貴的意義。
其實還是包,就算是在高級的包,它也隻是個包,它就是用來裝東西的,你說破天了,它也就是個包,它變不成一個什麼三次元口袋、四次元口袋,能從裡麵掏出無窮無儘的東西來。
它本質上就是一個裝東西的包包。
80年代其實人民對於進口外彙商品是一件特彆有熱情的事情,因為說實話就是所有人都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
薑可可也不例外。
沒彆的,確實好用。
科技就是能夠改變生活。
什麼皂角樹洗發水,肯定沒有化工產品洗的乾淨,養不養頭發另說,但是人身上的油脂灰塵,要清理乾淨就是得上點狠活。
這些年來外國用品因為外國先進的原因,所以就有那種洋貨到中國來,人家就覺得洋貨高級,從一開始的那火柴,火柴其實也是舶來品,它其實叫洋火,但凡跟洋人有關係的東西,除了洋芋這玩意兒,基本上都是外國來的。
還有什麼洋錫、洋罐頭這些產品,就是你不要看它隻是一個很普通的元素錫,它並不珍貴,但是它想要提煉出來這個元素錫的話,都是需要很多的化工廠環環相扣的。
薑可可具體她自己其實也解釋不明白,因為很多化工產品,就哪怕最簡單的硫酸來說,生產出硫酸可能在很多人眼裡麵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華國目前就是這些基礎工廠欠缺。
如果能夠派出一大批人去留洋學習,把外國的先進技術帶回中國的話,其實就是跟火焰點燃一整片枯木一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隻要帶回一丟丟知識的火種,很快就會把知識的火焰傳遍整個華夏大地。
現在欠缺的就是這個東西能夠普遍運用。
薑可可這個年代的科學家和未來科學家最大的區彆就是這年頭的科學家是一無所有,相當於是清政府花錢,你去外國學的知識之後,回國分布到全國各地,哪個地方適合建廠,或者哪個地方政府有關係,把那個專家拉過去了,就在當地開建工廠。
其實這有很多生意可以做,首先建廠你首先得要買地。
買了地之後還要建廠,這裡麵建築工人,普通民工,大家又可以收到一筆錢。其次廠裡麵的工人配置,還有編製,還有其他的崗位,這些也是一筆錢。
專家進去之後,他提出某些需求,要采購某些商品,這又是一筆需求,就是一個廠,其實他牽動利益是非常大的,隻要當地允許建廠,他的經濟很快就會活起來。
當地那個廠撤走之後,其實那個地方就離死也不遠了。
沒有錢,大家隻能夠出去外麵打工,或者說連打工的地方都沒有了,沒有錢怎麼活下去?沒有錢怎麼消費?沒有錢難道天上會變出來錢給這些人消費嗎?
又不是富二代,家裡麵又沒有其他什麼的收入的,隻能夠靠自己,如果隻靠自己的話,這些錢賺來肯定是非常難的事情。
所以說沒有工廠相當於沒有給這些人一個收入的來源,人家想進步想努力都沒有辦法,更不要說這年頭真的說實話,工廠都得有關係才能夠拉到,更彆說什麼汙染環境了,汙染環境根本就不是這個時代該考慮的事情,而是物資極大充裕後的現代才去考慮的事情。
從清政府那個年代開始,就有那種留洋的學生帶回來很多很多知識,到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有一些初見端倪了。
恢複高考之後,這一批學生再過幾年可能有很多都會因為成績優異,然後被公派到外國去學習更加先進的知識。
薑可可自己心裡麵也清楚,就是如果她有機會的話,薑可可肯定還是會願意去外國的。
不是說崇洋媚外,單純想要去外國學習到更先進的知識,然後反哺到自己國家的國民身上來。
或者說白了,薑可可就是想出去看看世界。
看看這個年代的外國到底多發達。
薑可可覺得自己有更多的知識,享受了更好的教育資源,就要為人民帶來更充裕、更美好的生活。
如果能夠把全國的所有的生產力都提升上去,讓大家可以用更低廉的錢買到更好的產品的話,那麼即便不能夠完全實現社會主義,那麼也可以儘量實現社會主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要把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打下來,隻要是個人都能買的起這些東西,哪怕你工資低也好,哪怕你比較累也好,隻要能夠享受到超過大多數人的生活,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生活,那就已經足夠了。
我國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發展中國家,如果能夠生活的比其她發展中國家更好,甚至普通人都能夠有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哪怕是名義上的發展中國家,其實實際上也就是發達國家了。
不可能說這麼大幅員遼闊的國家,你一下子就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
事情都是要一步一步來的,薑可可並不害怕去建設這個國家,相反她很樂意去奉獻自己的力量,隻要能夠為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獻出一份力量的話,薑可可很願意去做這件事情。
因為隻有每一個人都生活的好了,然後才能夠在這麼多的人裡麵選出幾個科學家,然後做出跨時代的成就。
雖然說這個很難,但是薑可可覺得就是如果給華夏提供這樣一片土壤的話,一定會長出這樣子的人來,徹底帶領這個時代,引領向更前進的步伐。
薑可可覺得先進的科技就是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動力了,如果能夠建設到什麼跨時代的科技的話,也就不枉來到這個世界上。
薑可可她很清楚自己並沒有這個能力,她沒有聰明的腦袋,甚至也沒有堅持的能力,更加沒有什麼超強物理化能力,她隻是運氣好,上了一個最好的大學,但是也就這樣子了,她成就也就僅限於此。
如果想要薑可可想在科學上再有什麼巨大成就的話,是完全不可能的。
其實近代物理,近代數學,還有近代科學,基本上都已經在牛頓之後停滯了,後麵的科學家在提出的那些什麼發現,基本上是拾人牙慧了,後麵的諾貝爾獎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彆牛逼的發明了。
薑可可就覺得如果能夠一步一步推動國家基礎生活變得更好,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說不定哪天就有一個天才能夠冒出來,真發明了一些什麼跨時代的先進科技,那那個時候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了。
除此之外,其實也沒有多大的變化了。
這幾十年隻是讓大家普遍能過上能幸福的生活。
對薑可可來說,隻要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有的玩兒就可以,現在這樣子生活就很幸福,當一隻幸福的小豬,如果能夠通過外貿引進來外國的那些化工產品就最好了。
因為目前華國確實是生產不出來的,就像那個泡麵生產線一樣。
其實薑可可眼饞的要死了,她真的好想,就是有數之不儘泡麵可以吃,但是其實泡麵這個產品都已經是非常非常複雜的技術了。
首先泡麵它一開始它其實是用油紙包裹的,這種泡麵的話,後麵慢慢就淘汰了,因為不衛生不健康,那在心裡麵始終是覺得膈應的,如果隻是油紙包著的話,那跟普通的那種麵有什麼區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