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納族居住地,通往塞羅韋的道路,在艱難地開拓中不斷延伸著。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說起來不複雜,隻有在做的時候,才知道“事未經過不知難”的真正含義。
茂密的叢林,遍野的荒草,樹葉背後隱蔽的猛獸,荒草層中暗藏的毒蛇,天空中火爐一般的太陽,空中成群結隊烏雲一般的大蚊子,都是開發小分隊要麵對的敵人。
神秘而廣袤的熱帶叢林中,這支近六十人的小分隊,正在這一塊南非大草原,熾熱的懷抱裡,堅韌不拔地艱難跋涉著。
天上的太陽好像越來越熱,這片土地猶如一座巨大的蒸籠,悶熱的空氣緊緊包裹著每一個人,汗水如雨般不停地從額頭滾落,浸濕了衣衫,一半的黑人青年,都光著膀子,尖兵小組努力開拓前進的道路,後邊的人也要運輸各種物資,平整道路清除障礙,一起努力共同前進。
小分隊一路前行,四周是密不透風的叢林,繁茂的枝葉交織在一起,陽光隻能透過層層縫隙灑下細碎的光斑。
突然,空中一陣“嗡嗡”聲,如風暴般襲來,打破了叢林原有的寧靜。刹那間,叢林中一群馬蜂傾巢而出,像是被激怒的黑色風暴,直衝著小分隊撲來。
反應速度快的隊員們,急忙用衣服包住自己的頭和臉,快速蹲在地上,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尋得一絲安全的庇護。根據經驗豐富的人說,馬蜂最喜歡追著襲擊,視野中快速移動的目標。
然而,那些習慣袒露上身的黑人隊員們,卻陷入了極度危險之中,他們隻能哇啦哇啦地大叫著,驚慌失措地四散奔逃,試圖躲避這突如其來的致命攻擊。
但是馬蜂的飛行速度太快了,拇指大小的馬蜂,速度奇快無比,尾部的黑紅色的毒刺,在陽光下閃爍著森冷的寒光,奔跑速度著稱於世的黑人青年,怎麼也沒有展翅飛翔的馬蜂速度快,十多個人瞬間被蟄得頭青臉腫,痛苦的呼喊聲,在叢林中回蕩著。
被馬蜂蟄到的黑人青年,頭、臉、脖子、肩膀、後背迅速腫脹起來,短時間內就已經麵目全非。
前進的隊伍被迫停了下來,李一帆深知情況危急,當機立斷決定,熬製中藥清熱解毒、涼血瀉火的中藥,來救治受傷的隊員。
安排沒有受傷的人,迅速在周圍尋找可以生火熬藥的枯樹枝乾,架起行軍鍋,他利用自己的背包作掩護,快速取出隨身空間裡,事先儲存的黃連、梔子、黃柏、大黃、黃芩、金銀花、知母等中藥材。
這些清熱解毒的藥材,在國內或許並不難尋,但在這遙遠的南非叢林中,每一味藥都顯得無比珍貴。
李一帆專注地盯著藥鍋,眼神中透露出焦急和無奈。
隨著火焰的舔舐,藥鍋中的水漸漸沸騰,草藥的芬芳緩緩飄散開來,彌漫在周圍的空氣中,仿佛為這緊張的氛圍注入了一絲安寧的氣息。他不時地攪拌著鍋中的藥材,確保藥效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湯劑終於熬製好了。李一帆將熬好的藥湯,一碗一碗地分給受傷的隊員們,看著他們都喝下去,看著他們逐漸舒緩的神情,李一帆心中的石頭,才稍稍落了地。
經過一番救治,受傷的隊員們雖然身體依然虛弱,但精神已經好了許多。
小分隊不能在此過多停留,在李一帆的鼓勵下,大家相互扶持著,再次踏上了征程。
他們繼續穿梭在叢林之中,腳下的土地鬆軟而潮濕,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但隊員們的眼神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那是對未知的探索精神和對使命的執著堅守。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隱藏在草叢中的陷阱和可能出現的危險,向著塞羅韋的方向堅定地前進。也許前方還有更多的艱難險阻在等待著他們,但此刻,他們心中隻有一個信念:勇往直前,為了那片等待開發的土地。
前邊到了中部地區的馬卡迪卡迪鹽沼,這裡曾是鹹水湖,也是非洲最大的內陸湖之一,在數千年前湖水乾涸,留下了舉世聞名的自然風光馬拉迪卡迪鹽沼。
鹽沼覆蓋的地方,都是鹽質土壤,寸草不生。站在邊沿上在這裡可以看到,沒有積水的鹽沼,就像一個個大小不一乾涸的湖泊,地麵平滑,地表呈白色。
每年的5月到10月,是這裡的旱季,這個時候鹽沼內的地麵完全變乾,往鹽沼深處望去,麵前白色的鹽沼,和藍色的天空,在視線儘頭交彙,極目遠眺也看不到鹽沼的邊際。視野內,看不到任何積水,地麵完全裸露,看不到任何動植物甚至飛鳥。
眼前一片白茫茫的鹽沼,一望無際,隻有一道道車輪印,一個個牛群等大型動物,路過時留下的腳印,分布在鹽沼邊緣處。
但是,要是到了十一月和第二年的四月的雨季,馬卡迪卡迪鹽沼乾涸的河床上,就會長滿了各種鮮美的綠草,這些鮮嫩的青草,是黑斑羚、斑馬、大羚羊和跳羚等食草動物,十分重要的食物來源,也吸引著鵜鶘、火烈鳥、鷺、鸛等許多鳥類,尤其是成千上萬的紅鸛,構成了南非廣袤大地上,一道各種野生動植物組成的亮麗風景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