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老爹每天都會帶領著一眾下人以及臨時雇來的短工,辛勤地勞作於田間地頭之上。
割水稻、打穀子、曬穀子。
經過一番辛苦的勞作,所有的稻穀都被順利地裝入了新院落中的巨大糧倉之中。
沐楠是一名秀才,按照東梁國朝廷的規定,沐家每年都能夠享受到免除一百五十畝土地糧稅。
因此所有種植出來的糧食完全歸自家所有。
另外,之前王清兒在村子裡購買的那些田地,當時說好的一成稻穀也已經運至沐家。
同時縣城農莊裡的糧食也全部被送入了縣城沐府的糧倉裡。
農莊裡有兩百多畝田,今年收成也不錯。
買時田裡的水稻雲家早已種下,王清兒隻要了三成收益,剩餘的都人讓送入雲家。
沐老爹看著家中滿滿一倉的糧食,忍不住老淚縱橫,感歎家裡終於不用賣糧食還債了。
“你呀!咋還哭上了呢?孩子們都看著呢!”王翠英笑著調侃自己男人。
“娘,爹是高興的。”沐宵笑著說道。
“哈哈哈,我就是高興,暢快啊!”沐老爹破地為笑,忍不住感歎了幾句。
“高興啥呀,現在家裡這麼多人,這些糧食都不夠一年吃的。”王翠英朝沐老爹潑著冷水。
可婆母的這句話卻提醒了王清兒。
是哦,雖然今年收成好,可這裡每畝地的產量仍沒超過五百斤,今年村裡和城郊也就收了不到四萬斤水稻,加上今年收的小麥、蕎麥。
家裡如今養著一百多個下人,再加上家裡的十幾口人,好像確實沒有多少盈餘。
哦!還有土豆,今年土豆前前後後三次共計種了六七畝,共計收了一萬多斤,畝產有一千多斤。
那些挖壞的土豆,被她做成了土豆澱粉,剩下的都被放進地窖裡留種。
家裡偶爾也會炒一個土豆絲,做一道土豆燒雞……
給家人手吃。
還會偶爾炸一次薯片、薯條給孩子們打牙祭。
另外綠豆、紅豆、豌豆、芝麻共計也收獲了一千來斤。
其中芝麻有黑白兩種,芝麻也是可以用來榨油的,可是數量還太少,王清兒暫時並不打算榨芝麻香油。
今年收獲的這些稀少的五穀雜糧大部分用來留做種子,來年再擴大規模種植。
家裡就隻剩紅薯還沒收,想起前山桃樹林裡那一片紅薯,王清兒就有點兒想笑。
原本隻是想要收些紅薯藤,在寒冬臘月裡給牛和羊吃,沒想到長出的紅薯卻比地裡種的那些個頭還要大。
王清兒看向王翠英:
“娘,幾個叔公家的稻穀不是要賣嗎?要不我們再去幾個叔公家買五萬斤回來吧!還有玉米和蕎麥、糙米也買些。”
幾個叔公家每年都有多餘的糧食賣,反正買誰家的糧食不是買呢,還不如買自家人的。
五萬斤穀子也用不了多少銀錢,但是能讓人心安。
俗話說得好,家裡有糧,心裡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