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緣由,恐怕也隻有老天知道了。
沒過多久,楊氏得知伍子旭的身體已經完全康複,於是她那顆不安分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
畢竟,在娘家的日子並不好過,她沒有帶回銀子,在娘家就又沒有什麼地位,哥嫂自然不會給她好臉色看。
其實,楊氏當初之所以回娘家,也是因為看到相公的身體每況愈下,走投無路之下才回去尋求哥嫂的幫助。
可她萬萬沒有想到,她的哥嫂並非真心為她著想,而是惦記著伍家的家底。
他們認為伍家應該有不少銀子,便教唆妹妹向伍家提出和離,並索要銀子作為補償。
當楊氏表示對一雙兒女割舍不下時,幾個哥嫂又出主意說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和離,並且多要些銀子。
楊氏頭腦簡單,對哥嫂的真實意圖一無所知。
哥嫂的如意算盤打得劈啪作響,他們一心隻想得到銀子,隻要銀子一到手,便會逼迫妹妹改嫁。
畢竟妹妹生得貌美如花,這幾年在伍家生活得也算滋潤,其容貌比起在娘家做姑娘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一來,他們又能從妹妹的改嫁中賺取一筆豐厚的聘禮銀子。
至於那兩個孩子,到時妹妹改嫁後,就送回伍家,若是伍家不要,他們可以將孩子賣掉,又能大賺一筆。
然而事與願違,楊氏沒有和離成功,一分銀子都沒有帶回家裡。
還與伍家鬨掰,隻得回娘家暫住。
哥嫂對她的態度卻是急轉直下,不僅不再待見她,還整日對她呼來喝去,讓她像個傭人一樣乾活,甚至連飯都不讓她吃飽。
沒有帶銀子回來,還想在娘家好吃好喝,誰給你的臉?
楊氏在娘家過了一段苦不堪言的日子後,心裡早就渴望回到伍家。
但由於之前她在伍家大鬨幾場,實在無顏麵對伍家眾人,所以一直猶豫不決。
直到後來,她偶然間聽說伍子旭的身體已經完全康複,這個消息猶如一道曙光,照亮了她心中的希望。
她對伍家的思念愈發強烈,歸心似箭。
終於,命運似乎眷顧了她,給了她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她得知女兒生病,而且一直在呼喊著娘親,這雖讓她對女兒心疼不已,但同樣也是她回伍家的一根救命稻草。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她終於鼓起勇氣,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當她抵達伍家時,伍老太太一家原本並不想讓她進門,畢竟她之前對伍家做出了那樣的事情。
然而,當兩個孩子看到她們娘的那一刻,都紛紛哭著喊娘親,朝她懷裡跑去,撲在她懷裡大哭。
這一幕讓伍家人也不禁為之動容。
孩子是無辜的,她們還那麼小,沒了親娘也著實可憐。
伍家人看到這兩個年幼的孩子,心中都充滿了憐憫和疼惜。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兩個孩子受苦,往往孩子受苦的根源就是沒了親娘,於是一家人便決定讓楊氏留下來照顧孩子。
伍子旭雖然對楊氏已經沒有了夫妻情分,但看到孩子們那純真的臉龐,他的心也不禁軟了下來。
隻要她今後能夠安安分分地過日子,好好地把兩個孩子養大成人,他就可以讓她繼續住在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