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一笑,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巧妙地將話題轉移到了其他事情上。
兩人在東扯西拉的閒聊了一會兒,王清兒就起身告辭回家。
伍家人很快就來到縣城,除了大舅舅一家留在鎮上外,二舅舅和三舅舅兩家都一同來到了鎮上,準備食肆開業的籌備工作。
至於為什麼是大舅舅留在鎮上,這其中的緣由自然是和大表哥伍子旭有關。
大表哥並不希望自己的媳婦來縣城,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大舅舅和大舅媽,便決定自己一家留在鎮上,這樣一來,大表嫂也就無話可說。
王清兒一直好奇大表哥和大表嫂之間的事情。
以前她在伍家時一直都好好的呀,怎麼突然就鬨掰了?
這期間肯定有什麼?
哈哈,表哥的八卦也是八卦!
多無聊啊,聽聽八卦不香嗎?
大表哥,妹妹我對不住你了,抑製不住的好奇啊!
終於在她的一番花言巧語、軟磨硬泡下。
兩個舅母就如竹筒倒豆子般都同她說了整個事情。
原來啊,在王清兒返回王家之後,伍子旭卻突然身患重病,而且病情來勢洶洶,短短數月之間,他便變得形容憔悴、瘦骨嶙峋,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生命力一般。
麵對丈夫如此嚴重的病情,楊氏感到無比絕望,她覺得伍子旭已經藥石無醫。
此時,楊氏的幾個哥哥見狀,便開始為她謀劃起一條後路來。
起初,他們提議讓楊氏與伍子旭和離,並且要一百兩銀作為今後安生立命的本錢。
可楊氏賒不得孩子啊!
他們又建議楊氏與伍子旭和離夠,可以帶著一雙兒女過日子,要求伍家給予二百兩銀子作為補償。
伍家人得知這個要求後,心中自然是憤憤不平。
他們認為楊氏的心已經不在伍家,和離就和離。
隻是那二百兩銀子和孩子,他們是絕對不可能讓楊氏帶走的。
於是,一場激烈的家庭紛爭就此展開。
楊氏在家裡大吵大鬨,甚至還將自己的幾個哥哥叫到家裡來,企圖強行搶走孩子。
然而,伍家人又豈能讓她如願以償?
他們寧願舍棄自己這張臉皮,也絕不會讓楊家把孩子帶走。
伍家人果斷地召集了村裡的眾人,一同將楊家人驅趕出了家門。
楊氏無奈之下,隻得跟著哥哥們灰溜溜地回到了娘家。
後來,楊氏在哥嫂的慫恿下像著了魔似的,隔三岔五地就到伍家去鬨事。
然而,每次她都未能如願以償,最終隻能悻悻地返回娘家。
說來也怪,就在楊氏如此鬨騰之後,伍子旭的身體竟然逐漸好轉起來。
這讓所有人都感到十分詫異,仿佛楊氏的鬨劇成了伍子旭康複的催化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