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次的製作和試吃,伍家人做的這些小吃口感和味道終於達到了王清兒心目中的標準。
在小吃正式上線的前三天,王清兒就已經開始籌備。
每天將每一種小吃都備足一百份。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店門口前,伍家食肆便迎來了一批批顧客。
鋪子為每顧客都送上一份精心搭配的小吃拚盤,讓他們免費試吃。
小吃拚盤被盛放在一個大盤子裡,中間擺放著一個小巧的碟子,裡麵盛放著酸酸甜甜的番茄醬。
這獨特的搭配,為整個小吃拚盤增添了一抹彆樣的風味。
在大盤子的周邊,同樣擺放著一個個小碟子,每個小碟子裡都裝著不同的小吃,有香脆可口的炸雞米花、炸雞柳、外酥裡嫩的黃金雞塊、金黃酥脆的薯條、香辣過癮的狼牙土豆,還有口感獨特的鍋巴土豆……
不僅如此,店裡的小二們也格外熱情,他們會主動向每一位客人介紹如何品嘗這份小吃拚盤。
他們會告訴客人,雞米花、雞柳、雞塊這些小吃,可以沾上中間那盤紅色的醬料一起吃,這樣會讓味道更加豐富。
當然,如果客人不喜歡吃酸的,也可以不沾醬料,直接品嘗這些小吃本身的美味。
就這樣,經過連續三天的免費試吃宣傳,鋪子裡的小吃名聲漸漸傳開。
終於,到了小吃正式上線的第一天,早上剛開門,就已經有不少人前來點單。
不好意思,被告知早上沒有賣的,午食才開始賣,每天每種小吃就準備兩百份,賣完為止。
當顧客得知早上並沒有小吃售賣時,都不禁露出了些許失望的神情。
心裡都想著午時早些過來,但心來晚了就買不到。
狼牙土豆和鍋巴土豆都是以十文錢一份的價格出售,份量非常大。
即使是五六歲的孩子也難以獨自吃完一份,而成年的漢子一份也能吃得半飽。
除了狼牙土豆和鍋巴土豆,薯條則是以十文錢一份的價格售賣,雞米花、雞柳、雞塊等小吃則是每份十二文錢。
份量就跟前世的某基某勞裡的份量差不多。
這個縣城裡的有錢人似乎不少,還沒到午飯時間,食肆裡就已經坐滿了人,甚至連鋪子門口都排起了長隊。
今天,王清兒帶著周氏和兩個孩子一同來到了伍家食肆。
她先將周氏和孩子們安置在後院,自己則來到前院幫忙。
王清兒被安排在櫃台前負責收銀子。
在伍家食肆裡,顧客需要先買單才能用餐。
為了方便管理和提高效率,王清兒設計了號碼牌。
這些號碼牌從一到兩百,每個數字都有兩塊。
考慮到這裡的人不認識阿拉伯數字,牌子上隻能使用大寫的一二三,並且是繁體的。
王清兒還為每種吃食製作了上百個牌子,分類將它們全部放置在櫃台的幾個抽屜裡。
顧客買單後,王清兒會發給他們一個號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