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動作太快,看不清的人,還以為時忬會飛。
撥響玉箏的同時,給謝弋修使了個眼色,後者秒懂,從兜裡摸出一個小號的遠程遙控器,按下定時鍵。
說起來,這還是眾人頭次,聽時忬彈唱戲曲,據他們所知,這小女人不但會唱戲。
還繼承了應家老爺子,7代單傳的衣缽絕技——雙腔唱曲。
所謂‘雙腔唱曲’,便是字麵意思,一副嗓子,兩處發音,可僅憑一人之力,唱出猶如雙人共鳴的和音效果。
想到這裡,眾人不禁激動地直搓手,滿眼期待的共同看向,已彈響前奏的時忬。
彈到適宜處,時忬就著自身精湛卓絕的唱腔功底,鳴唱出自戰國時期的名作。
平音部:《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高潮部:《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小調部:《詩經·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結尾部:《詩經·鄭風·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一曲經過改編樂調的《詩經》大戲,縱然時忬隻有一人唱響,唯獨一把玉箏伴奏,也是唱出了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的感覺。
整體既不失現代藝術風,又結合了古法中戲的神聖韻味,無論唱、念、說、和,皆是字正腔圓,婉轉自如。
尤其平唱與高聲的銜接處,那猶如天籟之音的雙腔齊鳴,更可謂行雲流水,遊魚出聽。
簡直絕了啊!
坦白講,霍楚邢宋4個男人,往日還真就不大喜歡,這種索然無味的中式戲曲。
無非是因著時忬家裡,是做這行的原因,才能勉強迎合一二。
可今晚聽過時忬的唱腔後,他們當真愛慘了戲曲,也愛慘了時忬!
太完美了!
而在時忬唱曲的同時,薄凡卞菲也在通過對話,為眾人做出詳細的說明。內容如下:
卞菲:“師兄,仙女姐姐為何要選擇演唱戰國時期的《詩經》?憑她高超的功底,如果是演繹彆曲,還不得把渡夙迷死啊?”
薄凡:“因為《詩經》合集,是當年擅長戲藝的玉卿,初次在翊都王宮唱響的曲目,渡夙把它稱之為,兩人的定情之曲。”
“你仙女姐姐,不但在她原曲的樂調上,做了更加精巧的改進,她的唱功,也遠比那時的玉卿,更要登峰造極。”
喜歡雲霧儘散,我愛你人儘皆知請大家收藏:()雲霧儘散,我愛你人儘皆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