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同是個標準的資本家,公司雖然處境艱難,但管理層的工資還是照常發放的,拖欠的都是工人和辦公室普通員工的工資。
畢竟萬一公司沒賣出去,又被他融到了資金,沒有工人無所謂,去哪裡都能找到。
但沒有管理層公司是運營不下去的,而且沒有專業團隊,公司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管理層大多都沒有離職,畢竟每天非常清閒,還開工資的公司可不好找。
不到中午,新老板輪流和管理層聊工作的事就在公司傳開了。
甚至有傳言,新老板桌子上有個筆記本,每和一個管理層聊完,都會打個叉或者對號,可能代表對這個人的能力是否滿意。
所以食品公司的管理層風聲鶴唳,人心惶惶,害怕入不了新老板的法眼,而被趕出了公司。
總經理辦公室裡,林逸和市場部經理聊了不到半小時就讓他離開了,隨後在本子上畫了個叉,嘴裡還嘟囔道,
“廢物一個,和嘉茹薛雅差了十萬八千裡,張大同居然把這種貨色留到現在,公司不倒閉就怪了!”
“思雯姐,那個人資部經理還不錯,讓她找獵頭公司挖一個市場部經理。”
屠怡陽是林逸私人的秘書,要幫他處理所有公司的工作。
而崔思雯是林逸在希望食品的助理,所以希望食品的工作是要交給她的。
崔思雯點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林逸交代的事情。
“思雯姐,去叫負責管理生產的副總,還有七個車間的廠長,我去洗把臉。”
重生的林逸對生產端的科學管理是非常重視的。
在現在這個年代,很多企業都意識不到,生產作為供應鏈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和確保產品質量,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味道和質量相同的兩個品牌的薯片,一元一袋的成本,就是比1.5元一袋的成本有競爭力。
洗了臉回來的林逸剛坐回椅子上,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人到了辦公室,個子不高,戴著一個厚厚的眼鏡,頭發有些油,明顯的理工男打扮。
屠怡陽和崔思雯有些驚訝,沒想到公司負責生產的副總這麼年輕。
但仔細想想,20歲的林逸都已經是那麼多公司的老板了,兩人釋然了很多,畢竟再妖孽,也妖孽不過林逸。
看了他資料的林逸絲毫不驚訝,而是起身和他握了握手,互相做了自我介紹,又閒聊了幾句有的沒的,
林逸有些好奇的問道,
“楊總,你是佐治亞理工學院工業工程專業畢業的?”
聽林逸說完,屠怡陽兩人也理解這個副總為什麼這麼年輕了,而且同時有些鄙夷的看向林逸。
畢竟那麼多管理層來過,隻有這個楊奇讓林逸站起來了,太勢利眼了,妥妥的學曆歧視。
楊奇有些驚訝的問道,
“老板了解過我們專業?”
工業工程目前在華夏是非常冷門的,90年代初一些國內的高校才設立了這個專業,再加上林逸太年輕,所以楊奇才這麼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