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吳桐的講述,陳曉晨並未當即回應,而是在心中默默思忖了一番,這才緩緩開口道
“眼瞅著快過年了,這個時候談這些不太合適。
你先跟她透個口風,要是她有興趣,就等年後開業的時候讓她過來,我和她見個麵聊聊。”
吳桐聞言,再度點頭,將此事牢牢記在心裡。
談完所有事務,陳曉晨又特意叮囑吳桐,放假前務必仔細檢查電源、燃氣等設施,務必杜絕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忙完自己的那些事兒,接下來的幾天,陳曉晨就一直跟在陳媽身邊,一同為過節做準備。
采買年貨、預製食材、打掃屋子、布置新年裝飾,期間他還抽空跑去郊區再次買了滿滿一車煙花。
打掃衛生時,陳曉晨多次提議請個保潔來幫忙,可每次都被陳媽毫不猶豫地駁回,說得多了,甚至差點招來老媽的“教訓”。
其實他心裡明白老媽的想法,他們這一輩人,乾點兒活兒根本不算什麼,花錢請人幫忙打掃屋子,在他們眼中那就是敗家行為。
這與家裡經濟條件無關,純粹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認知和觀念。
不得不說,今年的春節來得著實是有些太早了。
陳曉晨18號才放假,21號便是除夕,短短三天時間,母子倆忙得手忙腳亂,這才好不容易把所有事情都準備妥當。
除夕還是那個除夕,和往年並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依舊是那些熟悉的流程,還有一家人臉上生活越發安逸,滿是幸福的笑容。
要說有什麼不同,那便是陳曉晨的外表已漸漸褪去少年的稚嫩,有了幾分青年的模樣,臉上時不時會泛出青色的胡茬,身高似乎也又長了一些。
“這二十塊錢給你,你把這衣服脫了。”
“我兒子今兒從國外回來,我兒子是研究生。”
“研究爹的?”
“眼睛有點花,是吧?”
“零下好幾度呢。”
“窗前明月光,玻璃好上霜,要不及時擦,整不好就得臟。”
“她問我你開嗎?我說開,她‘砰’就啟開了,我說你開玩笑呢!”?
“你多大鞋,我多大腳。”
這一句句耳熟能詳的小品台詞,想必是北方絕大多數家庭共有的記憶。
相比於氣候更為溫暖的南方,過年時人們有著各式各樣的活動和娛樂項目,對於北方人來說,看春晚才是大多數家庭的選擇。
造成這種差異,氣候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北方的冬天極為寒冷,許多地方氣溫動輒就零下二三十度,這極大地限製了戶外活動的開展,大家基本上都會選擇在室內共度這個闔家團圓的節日。
除此之外,親族觀念也是差異產生的原因之一。
北方家庭更多以小家庭為單位,規模稍大些的,也不過是三代以內的幾家人聚在一起過節,不像南方有著強烈的宗族觀念,動輒就是全村出動。
正因為觀念和人數的限製,北方過年時鮮少有大規模的親族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