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陳曉晨與周玉琪一同購置好了冰釣所需的基本裝備。
次日,陳曉晨又獨自出門,找到一位裁縫對帳篷底部進行改造,同時還采購了一些零碎物件。
雖說短短兩天就備齊了所需物品,但陳曉晨並未打算改變原有的時間安排,而是將關注點轉移到了其他事情上。
初五那天,飯店和網吧依照他的要求同時開業了。
開業當天,陳曉晨沒有過多參與兩邊的事務,僅是開車到店外稍作查看,見一切運轉正常,便返回了家中。
他之所以如此,是期望吳桐和王博能儘快成長,具備獨當一麵的能力。
如今看來,王博已基本達到他的要求,無需過多操心。
吳桐的表現也還說得過去,雖說偶爾會顯得手忙腳亂,但總體並未出現重大紕漏。
然而,相較於王博,陳曉晨短期內對吳桐抱有更高的期望。
畢竟年後他就打算啟動謀劃已久的計劃,將“張阿姨麻辣燙”拓展至全市。
此刻,最令他發愁的,還是管理層缺失的問題,單靠吳桐和閆誌傑兩個人,還不足以支撐起更大的攤子。
實際上,上輩子他或多或少認識或知曉一些本地餐飲行業中較為出色的管理人才。
但在2004年的當下,這些人大多和他一樣,還在求學階段,年長些的也不過剛剛畢業,甚至其中不少人來自外地,陳曉晨根本不知他們此刻身在何處。
這些人日後之所以能取得成就,未來十幾年的工作經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沒有這些經曆,他們充其量隻是在餐飲管理方麵比常人更具天賦的年輕人。
雖說值得培養,但陳曉晨卻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
況且這些人尚未經曆社會的打磨,想必還處於心高氣傲的狀態。
他這新生的連鎖企業,且不說能否入得了人家的眼,就算費儘周折招攬到手,對方能否成長到日後的高度,也未可知。
所以現階段,陳曉晨打算先嘗試招攬一些有經驗的熟手解燃眉之急,等事業攤子初步搭建起來,再慢慢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
然而,令陳曉晨意想不到的是,高端管理人才還毫無頭緒,他卻先招募到了一名能力不錯的店長。
初六那天,陳曉晨在店裡見到了吳桐提及的名叫張靜的姑娘。
對方與他想象中的模樣相差無幾,看上去約莫二十出頭,中等相貌,身高一米七左右,渾身透著一股乾練的氣質。
經過一番交談,陳曉晨對張靜有了大致的了解。
張靜和吳桐一樣,初中畢業後便外出打工。
但她沒有吳桐那般幸運,無人願意花心思悉心培養。
她如今所具備的門店管理經驗,全是在日常工作中自己一點一滴摸索總結出來的。
這也致使她的思維和眼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製。
在陳曉晨看來,張靜可以很好地勝任門店店長一職。
但倘若要讓她擔任更高職位,同樣需要自己花心思去培養。
陳曉晨本就時間和精力有限,同樣的培養機會,他更傾向於給吳桐,畢竟對他來說,吳桐比其他人更加可靠。
因此,與張靜交流過後,陳曉晨決定讓她接替吳桐,擔任現有門店的店長,並將店長薪水從每月2000元調整為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