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轔轔,馬蕭蕭。
大軍終於開拔了,濟南百姓知道大軍開拔,紛紛彙集於路邊,給這支保衛了他們家園的明軍送行。
而今的濟南百姓可謂缺衣少食,但他們都慷慨的將自家不多的吃食拿出,紛紛送給過路的大軍。
李軍軍紀甚嚴,絕不許拿百姓一針一線,縱使濟南百姓如何熱情,李軍將士也是絲毫不取。
大軍就這樣在濟南百姓依依不舍的送彆下,離開了曾經戰鬥過的濟南城。
連番大戰,已使李軍擁有大量的騾馬,現在李軍四千餘人,基本上已經人人配馬,騎兵則為人配馬兩匹,重騎兵更是配馬三匹。
另造了許多大馬車,每輛馬車都由兩匹馬拉車,這些馬車除了用於運送輜重之外,還用來運送人員,傷員和女子醫護隊,這些人都可以坐馬車隨大軍,李軍馬匹充足,甚至連這些馬車都配備四匹馬以上,可以輪流拉車,中途行軍不歇馬。
所以李軍行軍速度極快,雖是大軍帶輜重行車,但僅用兩日就從德州渡過運河,向北而來。
行軍的路上,李俊業檢查隊伍時,無意中發現了化名為朱則的朱慈灼,正在和幾個軍士一起推著一輛陷入泥坑中的馬車。
才幾日不見,朱慈灼已經瘦了一整天,原先的細皮嫩肉也在寒風中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皸裂的嘴唇,隨著推車號子此起彼伏,滿是凍瘡的雙手,奮力的推動陷入泥裡的大車。
他身穿輕甲,腰配一把雁翎刀,背上背著一把新式的火繩槍,從穿著和武器配帶上,李俊業就已經知曉,他現在是王良營中的一名火槍手。
隨著一聲悠揚的號子聲,朱則和幾個軍士一起齊心協力,終於將陷入泥坑的大車推出。
和旁邊的幾個人發出哈哈的大笑聲,看得出這個昔日的郡王已經和身邊的兄弟打成了一片。
朱則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土,驀然抬頭,發現李俊業正在不遠處看著自己。
李俊業高坐在馬上,鎧甲精美,身後親衛扈從,還打出了一麵李字大旗,威風凜凜。
而朱則不過是一身普通的小兵打扮,因為剛才推車的緣故,身上的衣服就像是在塵土中打了一個滾一般,整個人都是灰頭土臉的。
知道李俊業在看他,朱則得意地朝李俊業挑了挑眉毛,一副不服輸的樣子。
李俊業在不遠處,微微一笑。
建奴渡河向北以後,原本分守在各地的隊伍也紛紛向大隊集結,建奴大隊也有意放慢腳步等著自己隊伍歸隊,又因帶著大量擄掠,因而建奴的行軍速度並不快。
李俊業渡過運河之後,建奴才先頭部隊才到達剛過霸州一帶,根據各方來的情報,李俊業估算了一下路程,日夜兼程行軍,他應該能在建奴主力越過長城之前,追他們。
而此刻的明軍主力,緊緊地跟在建奴身後,皆做壁上觀,誰也不敢貿然對建奴發動攻擊。
盧象升倒是有心開戰,可奈何諸軍卻不配合,獨木難成林,麵對實力龐大的建奴,盧象升孤軍作戰,勝算渺茫。
就這樣明軍跟在建奴身後,送了他過了一州又一州。
隻可憐那些被擄百姓,空望王師一天又一天。
遵化城中,盧象升正在伏案埋頭處理軍務,就在昨天他帶人剛剛收複了這個北疆重鎮,可盧象升卻是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與其說是收複,不如說是接收,建奴入塞北歸,即將要接近長城了,建奴放棄了遵化,主動撤兵,盧象升等於兵不染血的進入了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