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彆的地盤抓人,這可難不倒李俊業。
古闡他們的軍情處開始了第一次特務活動。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軍情處所有的隊員出動,他們悄悄的潛入了王家在萊州的商號。
直接將王家商號裡麵十幾個人全部都困了,放在裝鹽的麻袋裡,悄悄運出了萊州,送進了李俊業的軍營。
到了趙勇手上就沒有不招的,十八般刑具,在他們身上一一過了一遍之後,這些人就全招了。
天還沒亮,一大摞供詞就直接送到了李俊業的案頭。
順藤摸瓜,這個案子就很好解決,萊州的那些奸商,隻要是參與過了的,李俊業將他們全部抓獲。
拷打完之後,拿到口供,李俊業直接讓人將所有參與人員手腳打斷,之後全部打包在一起送到了萊州知府衙門。
李敬業竟然在自己的地盤上如此放肆,萊州知府氣得火冒三丈,當即向朝廷參了一本,不過這本奏章,自然也像投向了大海一樣
這事涉及登州和萊州兩府,兩府知府都不敢做主,直接將案子送到了本來登萊巡撫楊文嶽那裡。
楊文嶽早已聽說此事,對這種公然投毒行為深為所恨,登萊前後幾條人命,數十人傷,幾百人中毒,全部加在一起,當即判了五個斬刑,關押到死牢,待刑部回文之後,全部秋後問斬。
見識到了李俊業的狠勁之後,從此,就再也沒有人敢對李敬業的鹽動心思了。
鹽場的產能還在不斷爬坡中,盛夏轉眼就要來了,曬鹽法最忌多雨季節,雖然夏季溫度高,利於水分蒸發。
但夏季降水非常多,不時來一次台風,就能連續下雨好幾天。這嚴重的影響了鹽田的生產。
在夏季鹽場會有大量的減產,特殊惡劣的天氣中,甚至十幾天都出不了鹽,相反最利於鹽的時候,是春季與秋季,稱之為春場和秋場。
所以李俊業商業擴張的步伐,故意放慢了一點,他接下來主要的精力,放在開拓登萊兩府剩餘的市場。
李俊業的四海商號,出於成本考慮,一般隻會開在州府城內,不會深入每一個縣。
以登州為例,下轄還有招遠、文登、棲霞、榮成等九縣一州。
李俊業不可能在每個縣裡都開一個四海商號,這些縣裡的人,也是要吃鹽的。
若是近縣還好說,可以到登州來買,若是遠縣那可就慘了,古代交通不便,世道有動蕩。隻能望洋興歎。
世上的生意千千萬萬,不可能每一枚銅板,都能賺到自己的口袋,錢是賺不完的,事情也不能做得太絕,還是要給彆人留一口飯的。
李俊業便把登萊兩府,其他的小鹽商們組織起來,給他們優惠的批發價格,下麵的市場就交給他們了。
不過李俊業對他們也有嚴格的規定,考慮運輸倉儲成本之後,留給他們一定合理的利潤,給他們限定一個當地售賣的價格。
比如文登離登州鹽場較近,運輸較便利李俊業給他們製定的價格,零售一斤不高於十文半,海陽縣離鹽場較遠,運輸成本高,李俊業允許他們每斤賣十一文,以此類推。
嚴禁所有的鹽商以次充好,在鹽中摻雜任何東西,若有發現即行取消合作資格,永不合作。
在這些商人中的李俊業還刻意培養幾個忠誠度比較高的鹽商,逐漸地形成自己的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