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腦海中給出的鑒定結果,以及殘器修複後的原物圖,曹嘉寧倒吸一口冷氣。
這幾件不起眼的小玩意,竟然的盛唐時期的產物。
並且,還是宮廷禦用之物。
那件半圓形的鏤空金屬半球,本體是一件非常玄妙的物品,是盛唐時期研發出來的一項新發明。
唐代人,非常喜歡用香薰,皇室、貴族基本隨身攜帶香薰球。
唐代著名文學家——元稹,在《友封體》中寫到:“微風暗度香囊轉,朧月斜穿隔子明”,反映的就是唐代人喜用香球熏香的習慣。
這件香薰球的完整器,外部是一個鏤空圓球,圓球外部有一卡扣,可以開合,往內部填充香料。香薰球最神奇的地方,是熏香球內部。
其內部有2組結構,最裡麵是裝填香料的半圓小碗。
這個小碗,連接數個專門設計的卡扣。
在卡扣的幫助下,無論如何轉動香薰球,內部用來裝填香料的小碗,始終處於碗口正麵朝上的狀態。
這種巧妙的設計,可以讓人放心的將香薰球當做裝飾品掛在身上,不用擔心內部香料散出。
根據文史記載,楊貴妃曾佩戴過類似的香薰球,楊貴妃被馬嵬坡賜死一年後,唐玄宗曾派人前去尋找楊貴妃遺物,結果隻尋回一個楊貴妃使用過的香薰球。
清代戲劇文學家——洪昇,在《長生殿·改葬》中寫道:“慘淒淒一匡空墓,杳冥冥玉人何去?……空剩取香囊猶在土,尋思不解緣何故,恨不得喚起山神責問渠。”
這裡麵,講述的就是唐玄宗派人前往楊貴妃賜死之地,尋找遺物,最終隻找到一個香薰球。
楊貴妃,史書留名的寵妃,她都佩戴這種香薰球,可想而知,這在當時是一種潮流。
同時,也驗證大唐時期,宮廷禦製過類似的香薰球。
剩下的銅鎏金薄片就更不用說了,它們原本是螺鈿漆器上麵的鑲嵌物。
螺鈿和漆器這兩種製作工藝同時出現,必然是最頂尖的宮廷禦用之物。
曹嘉寧在南詔王墓中得到那批螺鈿、漆器製作的樂器,都是唐玄宗命宮廷禦用匠人,親自為南詔王製作的頂尖精品。
樂器,屬於比較偏門的文物、古玩分類。
它們雖然品質高,但專門收藏這些東西的人少,所以市場價值比較低。
但螺鈿、漆器屏風、儲物盒就不一樣了。
這是古玩市場上最暢銷的家具分類,價格居高不下。
隻可惜,這些頂尖大唐精品古玩,全是破損的殘件。
曹嘉寧顧不上其他,邁著大步朝爭執不休的內院門口走去。
“該死的鄉巴佬,你賠得起嗎?”
“我真想扇死你!”
柳美玲罵了半天,還不解氣,再次高高舉起剛保養過的右手,對著工人大姐左臉扇去。
啊——
忽然間,柳美玲發出一聲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