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信點點頭。
“小女前幾日回來說,她們在三水城,見到一種利用流水推動的織布機,效率是普通織布機的幾十倍,不知是否為真?”
李星辰笑道:“這事,確實。這種流水推動的紡紗機,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東漢就有了水排,大唐就有了筒車。隻要稍加利用,就可以做成這種水力紡紗機和織布機。都是小玩意,不足掛齒。”
杜信不由得歎息道:“這些新式的東西,在王爺看來,都是小玩意,但在我看來,都是利國利民的偉大創舉。就拿水利織布機來說,一台機器,頂得上幾十個婦女織布。”
李星辰點點頭。
“差不多吧。不過,這還不是最高效的織布機,今後如果有時間,我們還會有更好的織布機出來,屆時織布機的選址,不一定得依靠水力。”
杜信不敢相信,還有更先進的織布機。
畢竟,幾十台,就相當於幾百幾千個婦女不需要坐在織布機之前,日夜織布了。
多出來的人手,可以開荒種田,可以撫養孩子,如此一來,人口增加,糧食增加,百姓將會更加富足。
“聽說王爺還發明了一些快速修建城牆的材料,叫做什麼來著?”
杜信身後的學生提醒道:“水泥。”
“哦,對,水泥。這水泥,又是如何誰發明的?居然能夠快速凝固,且比石頭還堅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星辰笑道:“哦,這些都是古人發明的。之前,就有人用石灰、糯米等做成了三合土來修城牆。為了不浪費糯米這樣的糧食,所以,古人發明了水泥這種粉末。並且記載在古書裡,我就是偶然間學來的而已。”
杜信此時更是難以置信。
自己這些天,在城裡城外,看到的新事物,都與李星辰有關。
看來,這個越王,果然不是凡人。
這時候,杜信身後的學生等得不耐煩了,低聲提醒杜信:“恩師,我們.......”
杜信這才想起來之前,學生們的囑托。
“說來慚愧,老夫退隱之後,在這新會城建了七星書院,治學講學幾十載。可教授的,基本上是四書五經,以及其他經史子集。從未想過格物學能夠如此有利民生。我的學生們,都想來跟隨王爺學習格物學。所以,老夫冒昧.......”
李星辰這才明白,杜信說了那麼多,其實就是想讓自己的學生來跟自己學習如何搞發明的東西的。
古人說話做事,都是這麼委婉的嗎?
就不能上來,就直接說,我的學生很看好發明的東西,想跟著你學習,你同不同意,不同意我們回去繼續學習四書五經。
想到這裡,李星辰不由得笑了起來。
“按照道理來說,我沒有理由拒絕。不過,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光複大宋。神州陸沉,中原淪喪。想到大宋子民遭異族統治,我沒有時間停下來研究什麼格物學,也沒有時間教授格物學。”
李星辰的話,讓杜信和杜信的學生們都失落不已。
“哎,看來是我們孟浪了。”
李星辰看著這幫人失落的樣子,不覺笑了起來。
“想研究格物之學,造福天下蒼生,也不是不可以。條件是要投軍。”
“投軍?”杜信驚訝地問道。
重文輕武的時代,哪怕是職位最高的武將,在文臣麵前,都是低人一等的存在。
所以,當聽到要投軍之後,杜信的學生們都麵露難色。
李星辰笑道:“這些格物之學,都是最高機密。不可能讓普通人接觸的。所以,我創建了各種軍校,來研究這些格物學。”
“軍校?”
李星辰點點頭。
“進入軍校,就是軍人。軍人最重要的是,保家衛國,遵守紀律。之所以把格物之學,放在軍校裡,就是為了避免有人學會了技術,跑到草原人那裡,把技術出賣給他們,然後邀功請賞。為了杜絕此等賣國行徑,必須用軍紀來約束。”
眾人聽了,頓覺有道理。
杜信問道:“可是,我的學生都是斯文的讀書人,如何能夠行軍打仗?如何與五大三粗的軍漢為伍?”
李星辰指著旁邊的幾個參謀說道:“看,這些參謀人員,都是秀才。這位還是瓊州的舉人。誰說讀書人,不能行軍打仗了?”
喜歡崖山海戰,救人複國,征服天下請大家收藏:()崖山海戰,救人複國,征服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