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也明白了過來,他乾脆充當起了嘴替說道:“所以,隻需要利用日全食的觀測,加上上弦月的觀測,我們就能先用勾股定理,算出日地距離、地月距離的比例,接著再利用兩個相似的三角形,就能進而推算出太陽、月亮的半徑比例。”
“然後,地球的半徑已經被郭守敬算出來了,是一萬二千裡左右,那麼隻需要算出地球、月亮的半徑比例,就能得出月亮的半徑,那麼太陽的半徑得數也就出來了!”
這一連串看似複雜,但隻要配合圖畫仔細觀察,實際也是非常簡單的。
不能說三歲小孩都會,隻能說就是後世很普通的高中數學題,勾股定理加相似三角形,就能輕鬆解決太陽半徑為多少的問題……
陛下說得沒錯,林先生果真是學究天人!
自己此番入獄彆說什麼委屈了,簡直就是賺大發了!
鄭和心中如是想著,看向林煜的眼神也是愈發敬重,不亞於歐洲教會裡的狂熱信徒了。
“嗯,總算還不太笨。”
林煜注意到了鄭和的眼神變化,麵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是樂開了花。
不枉他如此大費口舌,總算是把這位三寶太監給成功誆進碗裡來了。
實際上,林煜的這套算法,依舊還是有點問題的。
或者說是存在誤差。
不論上弦月還是日全食,都不可能達到剛剛好的角度,要不然也不會出現什麼超級月亮的天文現象了。
而不管天文還是地理,角度差一點的話,可能與實際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但沒關係,林煜要的隻是一個證明,自己能給出切實的方法,去證明自己的理論,哪怕有些偏差,可總歸不會太離譜。
就像郭守敬算的地球半徑,與實際的地球半徑差了三百多公裡,他用這個誤差算是“極大”的地球半徑數值,去算彆的東西,誤差隻會進一步擴大。
不過……
這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林煜已經證明了自己能通過自然科學,去算出天文星體的半徑,而禁錮世人思想的陳舊腐朽理學則是不行。
那些所謂的理學“大儒”除了有一張嘴皮子,什麼都無法證明。
不僅證明不了,還要把天災人禍的鍋子,扣在皇帝身上。
地方天災,皇帝的鍋。
貪官腐敗,皇帝的鍋。
有人造反,還是特麼皇帝的鍋……
也有部分史學家經過分析研究,明末崇禎皇帝為何逐漸被文官集團架空。
就是因為崇禎受限於文官集團,盲目的去下罪己詔(17年6道),導致皇帝權威大幅削弱,文官勢力不斷擴大,直至無法控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