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義雄,早稻田大學現代文學語言係教授,京都大學華夏古典文獻學畢業,畢業後又來到北大漢語言係統的學習了華夏古典文化,拿到了榮譽博士的學位。
回國後就入職了早稻田大學,繼續華夏古典文學研究,同時做著教學工作。
接觸翻譯的工作較晚,但因為深厚的華夏文化,在兩國文字的轉譯時,完整傳達了原作的藝術性,在這行業漸漸有了名聲。
文學翻譯和普通翻譯還不一樣。
普通翻譯主要是準確的傳遞語言中的意思,文字的編排並不是最重要。
文學翻譯卻不隻是語言信息的傳遞,文字符號的轉換。
還是藝術表現形式與特質以及藝術形象和藝術風格的再現,以及社會文化觀念的交流、溝通與融合。
文學翻譯可以看做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
陸清風想要尋求一個新的翻譯,就是基於這點。
“浦口老師”
浦口義雄今年六十三歲,剛剛上完一節課的他,拎著黑色皮質公文包,穿著老式羊絨大衣,從教室出來,被一個年輕人攔住了去路。
“華夏人?”
年輕人的日語有不小的口音,加上一些外貌特征,很容易分辨出來。
“是的,在這邊留學。”
沈川回答道。
浦口義雄臉上露出笑意,經常往返華夏做學術交流研究的他是一位很純粹的學者。
這也是沈川會找過來的原因,陸清風說的是找一個好點的翻譯,楊秀秀那邊不可能也這麼要求他,在和其聯係之後,就查找了這方麵的資料,給出了幾個目標。
浦口義雄是討論過後,認為最合適的,所以最先找上門。
“有什麼事麼?”
老教授態度友好,知道他的身份後,轉用一口流利的中文。
“是這樣,有一篇文章想拜托你翻譯成日文。”
沈川直接說出來意。
“翻譯?”
浦口義雄有些驚訝,他身份地位在這裡,簡單來說找他翻譯的價格很高,一般都是大型出版集團才會找他。
個人找上門的可以說幾乎沒有,關鍵他也不願意接這種沒什麼含金量的小活,浪費時間。
“你回去吧,我還有事要忙。”
委婉的拒絕。
“請浦口老師看一下文章再考慮要不要接這項工作。”
看著九十度鞠躬,手裡捧著稿紙的華夏留學生,浦口犯了難。
鞠躬在日式文化中屬於傳統禮儀。
日式社交這種,鞠躬也分為很多種,會釋,大致就是點頭打招呼,上身前傾十五度;敬禮,日常問候級彆,鞠躬三十度。
最敬禮,這種屬於正規禮儀,一般在參拜,祭奠的時候才會用到,代表謙虛和感激。
而像沈川這種九十度鞠躬,可以理解為謝罪,或最高級彆的誠意。
所以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扶桑企業或政府機構做錯事,高層集體鞠躬,不要覺得離譜,在他們心裡,這就是最真誠的道歉。
至於做錯了要改這種想法……
對要學會讀懂空氣的扶桑人來說,我都真誠道歉,氣氛都到這裡,你就要學會原諒我了,簡單來說,用這樣的方式,把外界架在道德製高點上。
浦口義雄現在就處於這種情況,歎了口氣,說道
“我們去那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