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便是通過分科考試來選拔官吏的方法。”
“不按門第,隻憑借自身的才學來決定其是否可以入朝為官。”
眾人聽後,瞬間是一片嘩然。
那這麼說日後自家後輩想要入朝為官的話,還都得去考這個什麼科舉?
要和天下眾多寒門子弟一同去考科舉?
這如何能行!
要是他們考不上又該如何是好?
家中後輩要是不能入朝為官身居高位,又如何守得住這份家業?
這已經觸碰到他們的核心權益了。
王綰聽後忍不住道:
“陛下,我大秦自古以來便是用的舉薦之法選賢任能。”
“如今更是憑借此法廣納天下英才,從而滅掉了六國。”
“陛下為何要改用這科舉?臣以為這怕是有些不妥。”
王綰是貴族們的代表,他自然不會同意這科舉考試。
而其他大部分朝臣則是紛紛附和道:
“是啊!陛下,這舉薦之法自古以來便是如此,怎可輕易更改!”
淳於越更是開口道:
“陛下,舉薦之法舉薦的皆是賢能之輩,品行端正。”
“可若是行這科舉,豈不是隻看重才能而輕品行?”
“到時候朝堂之上,皆是些心術不正之輩又該如何是好?”
“如此這般,豈不是會禍亂朝堂?”
淳於越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附和。
是啊!
咱們舉薦的都是賢能之人,這科舉選出來的肯定都是功利的小人。
這一次他們全都和淳於越統一戰線了。
治粟內史張鴻聽到這些人的話語後,不由得冷笑一聲:
“舉賢任能?賢在何處?”
“不過大都是些酒囊飯袋之輩,一無是處。”
“如果舉薦之法真的舉薦的皆是賢能之輩,為何每年還有如此多的官吏貪贓枉法?”
“為何還需要有禦史大夫去監察百官?”
“反倒是這科舉製度,更能夠選出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入朝為官。”
“這對我大秦而言,才是真正的良策。”
“至少選出的人,都是有真正能力之人。”
張鴻可是早就看這些貴族憑借家族萌蔭,身居高位而不爽了。
他是真正的「唯能力論者」。
所以對於科舉考試這種方法那是十分的讚同。
真以為你們是啥賢能之人啊?要是沒有家族幫助,你們之中有多少人能到這裡?
我都不好意戳穿你們!
在張鴻看來,與其讓某些人屍位素餐。
那還不如換一批有能力的人上來。
反正你們該貪的還不是在貪,至少那些有能力的人還能為我大秦辦點實事。
張鴻很早就看穿這些人了。
他們全都是些隻重視自身利益和家族利益的人。
竟然還有臉說,舉薦出來的都是賢能?
喜歡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請大家收藏: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