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聽到公子高的話語後,不由得摸了摸下巴:
嗯自己的理念和他們相近嗎?
好像是有一些。
不過真要說起來的話。
貌似每一家的理念,或多或少都有和自己相近的地方吧。
不過既然公子高主動來請教,李意倒是也不介意指點一下。
畢竟,嬴政在公布成績的那一天。
便已經將對於這三位公子未來的安排透露給了自己。
所以,李意對於大秦未來的“太子人選”還是心中有數的。
並不會因為公子高不是自己的弟子就敝帚自珍。
他反而更希望這三位公子,最好都能夠達到嬴政內心的期望。
李意看了看公子高,輕輕笑了笑:
“不知公子有何需要解惑的?”
“可以說與在下聽聽,不過是否能夠為公子解惑在下也沒有十足把握。”
畢竟要是公子高問的是一些比較無解的哲學問題,李意可回答不上來。
公子高以為李意是在自謙。
因此是一臉敬佩的道:
“仙府不必自謙,世人皆知仙府學究天人,說是當世聖人亦不為過。”
“想來定能為高解惑。”
李意聽後不由得嘴角一抽。
怎麼感覺這公子高是在捧殺我啊?
不過看公子高那一臉誠懇的表情,李意也不好多說什麼。
便繼續等待著公子高的下文。
“仙府,高認為實行律法之時。”
“應當輔以仁治。”
“應當剛柔並濟。”
“以律法來約束人性之惡。”
“以仁義來引導人性向善。”
“禮義和法度相結合,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
“單純禮治和單純的法治,都難以長久。”
“不知仙府可否認同高的觀點?”
李意聽後微微頷首:
“公子言之有理,剛過易折、過猶不及。”
公子高聽到李意的認同後,則是繼續開口道:
“故而高近來打算適當修改如今大秦的律法。”
“最好能夠兼顧法理和人情,在法治的同時實行仁治。”
“而且,高在處理關中一帶的律法案件之時。”
“也確實碰到了一些令高頗為為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