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反叛,不隻是他們沒有道德。
更重要的是,他們強大之後出現了更大的欲望。
而這個欲望一旦超過了他們的道德,他們便會心生反意。
為什麼以前的諸侯,沒有反叛呢?
淳於越認為,那是因為以前的生活困苦,所以大家的道德都很高。
就像五帝時期,人們的物質匱乏。
帝王雖然地位高貴,但是生活同樣也十分辛苦。
需要帶領族人們麵對各種災禍,解決各種問題。
高貴的地位和付出的代價,是相輔相成的。
想要地位高貴,想要天下共主,那你就需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而且這高貴的地位所帶來的,也就隻是一個地位,而沒有太多的物質享受。
但是如今卻不一樣了,過去了千百年。
人們的物質不再那麼匱乏了。
人們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而貴族和君王們,可以享受之物那更是多了起來。
隨之而來,便是他們欲望的放大。
所以天下諸侯們會為了這份欲望,而發生戰亂。
所以五帝時期的大同之治才會降級成夏商周的小康之治。
所以才會在春秋時期再度降級變成諸侯割據一方,互相攻伐持續數百年,百姓民不聊生。
淳於越以前隻覺得。
君子克己複禮。
堅守本心,便可不為外物所動,做到舍生取義。
那些不道德不仁義的君王諸侯,都不是君子。
如果人人都能如他淳於越一樣,便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但是,淳於越現在意識到了,他錯了。
錯的很離譜。
因為他也漸漸的也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欲望。
最開始是仙家酒樓的仙菜。
淳於越吃了之後就念念不忘。
甚至還在彆人質疑自己時,歪曲聖人之言為自己開脫。
淳於越曾在深夜罵過自己,為何會變成這樣。
不過罵過之後,淳於越第二天還是想吃。
當仙府帶來仙紙、電燈、照相機、留聲機、老花鏡
諸多仙術造物之後。
淳於越的這種感覺,就更明顯了。
他發現他的欲望被激發出來了。
這種感覺一旦出現,就是壓製不住的。
這也讓淳於越明白了:
人啊都是有欲望的。
管你什麼大儒不大儒的,這是無法避免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