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越此言一出,周邊的一眾儒生全都愣住了。
隨之而來的則是心情激蕩。
身子止不住的顫栗。
仆射這話說的實在是太好了!
不愧是當世大儒啊!
此言比起聖人先賢所言亦是絲毫不差,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講還猶有勝之!
王忠亦是瞪大了眼睛。
隻覺得淳於越這句話當真是將儒生的追求完美的概括了出來。
——
淳於越見儒生們的模樣,哪裡不知道他們想的是什麼。
搖了搖頭:
“此四句,乃是仙府所言。”
一眾儒生聞言則是麵色各異,沒想到仙府竟然能夠將儒家追求一言以蔽之精煉而出。
不過想到仙府的仙家手段似乎也沒什麼不合理的。
淳於越繼續道:
“仙府能夠說出這般話語,已擔得上當世聖人之名。”
“當年孟夫子能夠在儒家開辟出更完善的儒家學派。”
“為何如今我等便不可以了?”
“君子和而不同。”
——
儒生王忠聽到淳於越的話語後,一邊敬佩仙府之言。
一邊卻又忍不住道:
“仆射,可是仙府他並非我儒家啊”
“昔年孟子提出孟學,亦是以儒生的身份啊。”
淳於越見這些儒生仍然抱有著“門戶之見”,不由得微微搖了搖頭。
“爾等對仙府的了解,實在是太淺薄了。”
“是否為儒生,真的重要嗎?”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仙府心懷天下,自不會拘泥於一家之言。”
“若是天下能夠大同,隻不過用的並非孔孟之道孔孟二位先賢,是會高興還是會失望呢?”
“更何況老夫亦沒有真的否定先賢之言,爾等為何要如此武斷的認為老夫一定是背棄了儒家呢?”
——
淳於越一番話語落下。
儒生之中有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開始認真的思考一個問題:
若是天下大同用的並非是孔孟之道孔孟二聖是會高興還是難過呢?
同樣的,仍然有大量儒生麵露憤然之色:
“背棄孔孟之道,天下又如何能夠大同?”
“仆射,你休要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