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貴族心中對於淳於越的這些觀點,顯然不能夠認同的。
畢竟他們是衣食無憂的貴族。
淳於越所言之事,他們是很難代入進去的。
因為沒有階級會背叛自身的利益。
當然,也有一些儒生和少部分貴族卻是認真的思索起了淳於越話語中的可行性。
終究會有願意背叛自身階級的人隻不過數量很少罷了。
——
故而淳於越將一係列舉措講述出來後,並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讚同附和。
淳於越見狀也絲毫不惱。
畢竟,這些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就好比那道家所言的那樣: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句話可以應驗在了絕大多數的貴族身上。
博士叔孫通在聽完淳於越的完整觀點後,沒有出言反駁什麼。
一是因為淳於越的這種想法,絕對屬於儒學新派彆了,反駁與否已經不重要了。
二是淳於越的主張多少有些不切實際,沒有多少儒生願意“損自身而補黔首”的,所以不會真的分裂如今的儒家。
他大可以完整的接納下如今的儒家,成為正統儒學新的領軍人。
——
“公子,今日辯論之後可還有什麼章程?”
“您之前不是說由所有的觀眾來選擇嗎?”
“這具體要如何評選出優勝者?”
有好事的貴族開口問道。
公子高聽後點了點頭,不緊不慢的走上台:
“今日儒學之辯,將會由天下人共同評判。”
“過幾日爾等便可知曉了。”
——
在場的貴族則是有些茫然,不知曉公子高所言何意。
台下一直默默旁觀的淩風,則是抱起幾台留音機從此處離開。
待得辯論結束後。
儒生們並沒有急著離開,而是留在院內討論淳於越的仙儒學說。
而貴族們,則是三五成群的離開了。
一邊走,一邊饒有興致的談論了起了方才的辯論。
大部分都在讚揚博士王忠重義輕生,稱得上真君子。
而少部分則調侃淳於越的主張,有些不切實際。
彆說他們貴族了,就算是那群儒生又有多少會願意出錢扶貧呢?
實在是太虛無縹緲了。
不過當他們正打算離開仙術學堂之時,卻看到一摞一摞的書正擺在出口處售賣。
“仆射的《仙儒》嗎?”
“讓我看看售價幾何。”
“竟然才一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