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儒生在尋求“民間力量”碰壁之後,不由得有些沮喪。
不過他們又不太敢直接去找嬴政。
幾人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新的辦法:
“咱們直接去找那淳於越吧!”
“他不是也隨同秦王一起來到這附近了嗎?”
“再怎麼說他以前也是齊地儒生。”
“咱們和他也算有幾分同門之誼。”
“今日前來勸說他,也是為了他好。”
“到時候再由他引薦我等覲見秦王”
幾人合計了一下,覺得此事大有可為。
便開始打探淳於越到底暫居此地的何處。
——
“老師,這齊郡一帶的儒生要拜訪您。”齊郡的一處驛站中,胡亥眼神古怪的來到淳於越身邊。
淳於越有些驚訝:
“哦?齊郡的儒生?”
“嗯,讓他們進來吧。”
“當年為師也曾在此處求學,說不定這些人裡就有一些故人。”
胡亥猶豫了一下,開口道:
“老師,您難道忘了如今還執意留在齊魯之地的儒生,大都可是您的反對者。”
“弟子可不覺得這些人今日忽然拜訪,會安什麼好心。”
“明日便要舉行大典了,還是不要理會他們為好。”
淳於越不在意的搖了搖頭:“無妨,君子和而不同。”
胡亥聞言隻得無奈的點了點頭,這幾年胡亥精於扶貧一事,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像貪汙腐敗、弄虛作假之類的事情總是會存在。
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他自然也就不再是當初那個隻會拌嘴的胡亥了。
這群儒生一看就不像啥好人
——
在得到淳於越的允許後,幾名儒生很快便跟著仆役走了進來了。
隻不過這些儒生一個兩個的,眼睛好像長在頭頂上,一副盛氣淩人的模樣。
淳於越見此情景也不惱,反而還樂嗬嗬的以禮相待,打算招待他們。
其中一名儒生主動開口陰陽怪氣的道:
“我等可當不起大儒這般對待。”
淳於越笑了笑,道:
“諸位皆是儒生,何來高下之彆?”
“淳於越,你背棄孔孟之學創立仙儒,實乃儒生之恥也。”儒生感覺自己像是一拳打在了空氣上,故而又道。
“老夫何時背棄孔孟之學了?”淳於越聽後反而是一臉誠摯的發問。
那儒生一聽,當即將淳於越的諸多罪狀說了個遍。
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