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長生不死的美好願景,被徹底打破但是如今的人們對此卻並不在意。
畢竟生老病死原本就是無法規避的現實,從來沒有得到過永生又何談失去?
隨著仙術的發展,人們對於死亡也早就有了極其清晰的認知。
——
0617號虛擬現實學院。
生命哲學啟蒙課。
一名青年講師,此刻正在為一群剛滿12歲的少年少女授課。
生命哲學啟蒙課,乃是秦星如今所有年滿十二歲的學生入學後的第一課。以此來構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認知觀和生命觀。
隻見青年站在虛擬現實世界的講台上,神情專注的講解著這堂課:
“為什麼生命終究會走向死亡呢?”
“這既是一個仙術問題,也是一個哲學問題。”
“我們都知道,世界的本質上因為各種外力的存在,顯然是不支持個體永生的。”
“無論是仙術中熱力學中的熵增理論,還是人們對宇宙的探索都是如此。”
“倘若世間僅有唯一的一個生物,且長生不老。”
“那麼作為無需繁殖即可永生的“孤獨個體”勢必具備極強適應性,因其需獨自應對火山爆發、洪水泛濫、氣候驟變、天外隕石、全球冰封等諸多大自然不可抗力。”
“而這樣的情況,顯然並不美好。”
“其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徹底失去對時間的感知。”
“而當生命失去了對時間的感知,所謂的「永生」也就沒有了意義。”
青年話音落下有的少年則是頗為疑惑的詢問道:
“老師,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永生就會失去對時間的感知?這有什麼仙術原理嗎?”
——
青年聞言微微頷首: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說明這位同學從來沒有閱讀過相關的課外仙術書籍,是一個專心致誌的好孩子。”
“古語有雲:夏蟲不可語冰某些昆蟲的壽命隻有短短幾個月,與之對比起來,我們人類的一百五十年壽命便顯得很漫長。”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昆蟲的壽命就很短。”
“我們眼中的幾個月,實際上在它們的感知中可能就是幾十年。”
“我們眼中的快動作,在它們的眼中實際上反而會是慢動作。”
“壽命長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生命對時間緯度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