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遠比現在的小麥收成要高,也還能勉強讓人滿意。
可拿來的水稻就……
後世水稻種子在蜀郡、巴郡、黔中郡、巫郡四地總共近百個地點的種植,隻有靠近南方的二十多個地點長出來了,其他的全死了。
就算長出來的,收成也比後世的要少上些許,大概隻有後世水稻的70%。
如果不是李緣從東南亞那邊拿來的本時空占城稻長勢依舊喜人、沒出差錯,他甚至都要懷疑是不是土壤問題了。
“以前隻聽說戰國先秦這段時間氣候糟糕,今天算是真的理解了。”
看著麵前這些穀物樣本,李緣歎息著搖了搖頭。
後世的水稻種植占據華夏糧食種植的三分之一以上,口糧占比更是超過三分之二,秦嶺淮河以南、甚至以北一些地方都能種。
但現在……
不好意思,哪怕未來打下楚國、江南地區的人願意種,整個江南沒多少人不說、更是沒多少地能夠種。
至於土豆、紅薯這些。
好消息,能種。
壞消息,沒幾個人接受。
哪怕是那些承接種的農人,他們眼下也隻是驚歎於產量,但人們的飲食習慣、可沒那麼好改。
農部官員告訴他,想要人們大規模接受這種主糧上的變化,要麼等到大災之年,要麼需要最少三年——這還是在東西必須大批量供應不能斷、好讓人們能持續接觸到的情況下。
而黃瓜、香菜、大蒜、菠菜之類的蔬菜,葡萄、核桃、石榴、西瓜之類的水果倒是長得很好。
或許這也是因為,這些東西此時本來就有,隻是王翦從西域帶回來了。
這個夏天,大秦的百姓除了因為各地官府普及和開放了石磨技術、讓小麥終於能成為白麵以外,還見識到了這些來自西域的‘奇珍異果’。
當然,僅僅隻是見識。
因為這些東西的稀少,大部分百姓還是買不了,隻有貴族有實力購買、甚至少部分會直接讓自家商隊去西域買原產的。
隻是讓許多人奇怪的是,土豆、菠菜、番茄這些東西,似乎隻有王宮和國師府有。
連西域都沒有……
“如果你再找不到新的借口,王翦估計要閉門謝客了。”
呂不韋府邸,他對著前來吃飯的李緣說了句。
許多人以為那些東西是王翦從更遠的地方拿到、然後隻給了王室和國師,請求購買的還是好的,一些人已經有要罵王翦吃獨食的傾向了。
尤其是辣椒、孜然這些開始在大秦上層傳播、在民間流傳消息的物品,許多人吃過一次後直接就上癮了。
然後有關王翦的非議更多了……
李緣吃著呂不韋家私廚做出來的豆腐、油條、包子、麵條等東西,讚賞的點了點頭。
“不錯,和後世的差不多了,足夠開店。”
呂不韋看著他,沒說話。
“放心啦,王翦不會亂說的。”
“我怕他抑鬱。”
“……”
思考了下,李緣忽然想出了一個點子:“哎!讓王翦再往中亞那邊打一趟怎麼樣?”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