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蜂窩煤?
多麼好的建議啊!
韓王甚至可以都想象到,下一期的秦國報紙上會說什麼:
【秦王體恤天下百姓冬日之困苦,特麵向全天下出售蜂窩煤,甚至允許購買技術……】
然而呢?
隻放出了蜂窩煤?那火爐呢?
製造火爐需要開礦,需要冶煉金屬,需要足夠便捷的技術,需要足夠低的成本……等達到了這些條件,火爐才有惠及百姓的可能。
秦國有。
可六國沒有。
沒有那種配套的火爐,哪個平民百姓家會閒著沒事買一堆蜂窩煤回去?錢多嗎?
但這樣一來,另一個問題就又來了:
那種火爐秦國就算允許六國商行之人買,價格也絕對和秦國境內不一樣,而價格一高,百姓又買不起了。
接下來是什麼?
百姓去秦國買廉價的?
買回火爐後從本國商人手中買加價格的蜂窩煤?
然後又是一次兩國對比?
秦國就又可以說:
【你們看,我們仁義公開技術、開放買賣資格,卻被你們國內的商人加價以至於偏離了此物的初衷,實在是……】
“呸!惡心!”
韓王不敢再想下去了,再想下去,他自己都要吐了。
或許秦國的動作會和自己想的有差彆,但差也差不到哪去,反正秦國人絕不會這麼好心。
尤其是那個秦王和國師。
滿口仁義道德、卻每一個動作都想著攻訐我等六國貴族。
……
“秦王和國師,仁慈啊!”
南陽郡西南的一處山穀裡。
清平隊所在地內,當看到秦國人送來的兩百個火爐和上千個蜂窩煤之後,人們的歡呼聲響徹天際。
如今的清平隊駐地,占據了這個山穀周圍一大片地方,光青壯就有近千人。
他們都是南陽郡活不下去了的百姓,在無路可走時想起了這支曾去過他們家鄉的‘反賊隊伍’,於是乾脆也當了反賊。
在這裡,不用擔心朝廷賦稅、也不用害怕官吏欺壓。
因為他們本來就死過一次了。
更彆提,那個第一強國秦國,居然在暗中支持著他們……
“將隊內的匠人們找來。”
英任將火爐和蜂窩煤分發下去後,又拿出了幾張紙。
這上麵有一些農具的打造方法,他們需要試著自己打造出來。
雖然這很難,但他並沒有去想為什麼。
秦國的大人物們,總歸是比自己聰明的,他們這麼做,一定有他們的道理。
與此同時。
三十多裡的山林外,一支韓軍的駐地裡。
一個韓軍校尉接到了來自上峰的指令。
看完命令後,他直接將紙條撕碎吃了下去——燒成灰都不保險,隻有吃掉才安心。
隨後他直接去到了主將大帳。
“將軍,在下的人探查回來了。”
“如何?他們有無動靜?”一個身材偏胖的將領正在拿秦國精品紙筆算著什麼,抬起頭問道。
“沒有。”
將領皺了皺眉,有些不爽。
雖然韓王把那些人定義為反賊,可對他來說不是啊!
那些人時不時就會在秦國人那買一些東西,也不知道他們哪來的錢;再加上秦國商隊不知道抽了什麼風居然還會給那些人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