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東麵。
內史地區某縣裡。
盧綰剛下值,便接到了一封劉邦寫來的信。
他將信拿在手上,並未拆開,朝著宿舍區走去。
現在的他隻是一個城門吏,在城門處上值,回宿舍區要穿過半個縣城。
但他對此很樂意,因為回縣衙的路上能看到城中許多地方,他也相識了許多百姓,還能問到些民情。
他和劉邦關係很好,但他從未借用過劉邦的名號和玄衣衛身份。
哪怕劉邦是玄衣衛的人,在裡麵算個中層人員,還能和大王、國師說的上話;但除非那兩位開口,否則莫說是他,哪怕是李廷會發話要破例,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即便他和劉邦有關係,他當初也是按部就班的先通過考試,這才有資格參與之後的事——他沒有秦國爵位在身,又是楚國來人,隻能先從小吏做起,半年後合格才有資格做官。
他理解秦國,也相信自己的才華。
所以直到現在,哪怕他已經有了去參加其他衙門或者部門的官員考試的資格,但他依舊隻是個城門吏。
他認為,若想在為官上有所建樹,除了自身能力要過硬外,還需要對民情有足夠的了解。
秦國雖然這幾年變化很大,但相當一部分官吏還是沒有轉變過心態來,對朝廷之事隻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對百姓也隻是一副我完成任務儘責就行了,彆的我不管的態度。
可秦國未來的大勢和方向擺在這,大王和國師的意圖也凸顯了。
脫離百姓的人,其路必不長久!
盧綰想在秦國走得更遠,他要對民間之事有更多的經曆,才有底氣在為官後做出更多事。
路上,周圍時不時會有百姓與他問好、打招呼。
對這個熱情、負責的城門吏,大部分百姓都是見過並且對其很有好感的。
他會在一些城外農人第一次進城時給予相應指引,以免他們走錯路或者多費功夫;對一些路過的人,他也會儘量詳儘的提供本城的信息,隻為讓他們能輕鬆些;如果是他當值的時候,一些進城來做工、但家中孩子無人照看的人,會把孩子放在城門口,他會代為照看;他能清楚的記得每一個孩子的父母,至今從無錯漏……
這些都是小事。
但都是以前官吏不曾有過的小事。
秦法很嚴格,它從法律上就杜絕了許多黑暗,比如商人中極少有奸商——奸商要麼在礦山裡要麼就在五國、唯獨不敢在秦國找死;秦國人販子絕跡——不管是販賣的還是買的人,一旦抓到全家連坐發配礦山,且是秦法中三條有無限期勞作處罰的律法之一,另外兩個是叛國與惡意行凶。
可是法律是冰冷的,在法律之外,官吏帶來的溫暖可直抵人心。
盧綰現在在這裡就是這樣一個人。
哪怕他官位不高,但在百姓間已經聲名遠播,如果靠名聲能做官的話,盧綰現在最低都能當個縣令,甚至當個郡級官員也有可能。
街道上。
一個似乎是剛從五國而來的中年男子正蹲坐在路邊休息,看到盧綰在遠處和彆人說話,又聽到身旁的人議論,他深深的看了盧綰好幾眼。
當盧綰告彆那幾個與他交談的人繼續向前,他也跟了上去,並一直盯著,直到引起了盧綰的注意。
“這位先生,為何一直盯著我看?”盧綰停下來,撓了撓頭。
中年男人沒說話,隻還是一副見了鬼的神情看著他。
漸漸地,盧綰心裡也不爽了。
彆看你年紀比我大、看上去五十多歲的樣子,可我也是個有脾氣的,你二不說話跟著我盯著我看,彆怪我把你當賊人抓起來。
正當盧綰想恐嚇他時,中年男人開口了,語氣驚訝:“不應該啊!”
“你本是王侯命格、客死他鄉之相,但現在王侯命格消失,反倒是名臣之兆愈顯,客死他鄉之相雖消失,卻老年有落寞之意,人怎麼能改命到這種程度?”
盧綰:“……”
“先生是術士?”盧綰咬著牙,差點沒動手一拳打出去。
“略懂。”
“那先生可知,我秦國法度嚴明,凡以術士之身妖言惑眾者,可能會被處以最低兩年、最高十年的勞作?”
“略懂。”
“我雖不是什麼大官,卻也是朝廷吏員,在這裡許久也一直關照百姓受人稱讚,你這是在誹謗朝廷雇員,若有心之人說你是‘蓄意挑動事端’,則會罪加一等知道嗎?”
“略懂。”
盧綰:“……”
“我現在下值了,不算公務時間,我好久沒跟人動手了,先生你彆逼我!”
到現在,盧綰還願意喊他一聲‘先生’,已經是他脾氣好了。
中年男人搖了搖頭,欲言又止。
最後隻是一句:“哎,你好好為官便可。”
說完,中年男人匆匆離去,甚至不顧天色將晚,直直的朝著城外走去。
盧綰冷哼一聲,心裡暗罵了一句。
回到宿舍後。
他查看起劉邦寫給自己的信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邦先是問好,轉而又說起自己的近況,他已經經過了新一階段的培訓,即將再次帶隊出發執行任務。
隨後,他又說起一些趣事,其中一段……
【最近聽說三川郡和南陽郡那邊出現了一個怪人,喜歡給人看相算命,卻分文不取,隻吃一頓百姓飯食、喝一口農家之水……兄台正處內史地東邊,如遇到他,要不讓他算算命?】
盧綰懵了……
【我即將出發去南陽郡執行公務,路過你那時應該能停留一個晚上,還請備好酒,另外告訴我是否有風月之……】
盧綰收起了信。
之後的內容不需要看了。
“喜好算命之人,能引起玄衣衛重視?”
他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即趕忙走出門,叫上一些同僚和下屬後飛速朝著西邊而去。
……
通往鹹陽的主乾道上。
一處溪邊。
這裡由於靠近水源,朝廷在這裡修了十幾個大涼亭,還設立了一個小站點,以給過路之人提供指引。
中年男人看到後,抬頭看了看天色,打算就在這對付一晚。
不得不說,秦國挺用心,那些涼亭周圍還有柵欄,路過之人在這裡過夜至少不用擔心野獸和賊人。
裡麵已經有了二十多人,其中有十幾個人似乎是一夥的,圍坐在一張桌案旁。
有人顯得無聊往這邊張望而來。
中年男人也舉目四望。
瞬間,四目相對。
‘這人怎麼這麼看我?’劉邦心裡疑惑。
‘臥!’中年男人目光呆滯。
直到有小吏前來詢問他,他才回過神,步伐緩慢的朝著劉邦走去。
“這位……小友,敢問名諱?”
“在下劉邦,這位先生有何指教?”
“小友命運不凡啊!”
刹那間,劉邦和其他十幾個人對視了一眼,交換了眼神。
下一秒,十幾個人頓時起身,將他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