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臣算過了,明年國家財政可能會有五百萬錢左右的缺口。”
王宮大殿裡。
在外微服私訪了數天後,嬴政開了一個部長級小會,隗林趕在所有人麵前率先拋出了難題。
“財部有何建議?”
隗林沉默了一下:“臣想出了上中下三策,但廷會沒給過。”
李緣頓時翻了個白眼,他就搞不懂了,為什麼這些人總喜歡說好幾條計策出來?你直接說最好的一條不行嗎?
“愛卿說來聽聽。”嬴政略有興趣。
“上策,臣建議廢除部分有爵位者的特權,向官員、高爵位者收稅。”隗林說。
李緣倒吸一口冷氣,這上策果然不能亂說……
嬴政眼神微動,似乎真在考慮。
商鞅變法後,貴族也是需要交田租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秦國才是第一個做到向貴族收稅的。
但問題是,稅收稅收,可不止有田租,還有一大堆苛捐雜稅。
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哪怕是需要交田租,秦國貴族也可以通過瞞報、互相勾結、造假賬等等方式少交。
所以此舉對於秦國貴族們的傷害有,但並沒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秦國此前國家財政超過七成,依舊是攤在底層百姓身上。
隗林這上策,不對百姓,隻對貴族,屬於加大對貴族的征收。
“中策呢?”
嬴政還在思考,李緣已經先問了出來。
“鼓勵商業,擴大商品出口,提高商稅。”隗林說道。
現在秦國的商稅,對小商人和商販們是十稅一;對商行,年營業額百萬以下的是八稅一,百萬以上的是六稅一。
但這是因為如今天下隻有秦國有那麼多商品,秦國占著壟斷地位所帶來的高利潤才有的。
而且大部分商行背後都有貴族做保護傘,所以這交的稅到底保不保真……還是個問題。
嬴政似乎回過了神:“下策是什麼?”
“發行國家債務票據。”隗林沉默了一下,忍不住說道:“臣之所以認為這是下策,是因為以現在的情勢看,有能力買的人恐怕會以此對朝廷邀功或者不利。”
一些部長看了他一眼,麵無表情。
現在的情勢?
你不妨把話說得再明白一點。
“你是怕那些傳統貴族搗亂?或者完全不買?”李緣想了想說了出來。
李斯有些無語。
百官有些愕然。
嬴政……習慣了。
“廷會的建議是?”嬴政看向了李斯。
“李廷會說全由大王和國師做主。”隗林有些不爽的說道。
李斯拱了拱手:“臣隻是不想在這種事上亂做決定,以免誤了大王和國師的一些決策。”
隗林輕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他是覺得,以李斯的地位足夠來做這個決定,到最後萬一出什麼亂子了,大不了撤一個廷會官嘛。
而這個決定如果讓大王和國師來做,不管是哪一個來做,都可能對他們的威望產生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