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商們說的是真心話,他們都是小門小戶,怎麼和劉天超這些人掰手腕。
元盛則不一樣,元盛是前途無量的院試案首!
更是元鏡樓和元氏辣椒醬的東家!手上資產千萬兩!
布商們知道元鏡樓是元盛的產業之後,心中更踏實了,在座的也是人精,元鏡樓就是一棵搖錢樹,如今它還姓元,可見元盛背景深厚。
他們靠著元家的大樹,不求沾光,隻求彆被劉天超等人禍害就行,所以這些布商們,一致推舉元盛做布行行首。
元盛站到眾人麵前,“承蒙各位兄長看得起我,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
元盛也不想客套,他要將元氏織造廠的布推滿大乾,成立自己的布行商會,是有必要的。
隨後,元盛便讓大家討論各種布匹的統一零售價。
純色棉布售價二百三十文一匹,毛利一匹八十文。
印花純色棉布兩百七十文,毛利潤一匹九十文。
提花棉布的售價四百八十文一匹,毛利潤一匹一百八十文。
府綢的價格是五百七十文一匹,毛利潤一匹兩百二十文。
提花府綢的批發價八百文一匹,毛利潤一匹三百文。
這個價格定下來,在座布商都很興奮,府綢的利潤和提花府綢的利潤都很高,但相對於絲綢的價格來說,已經太低了。
這些布匹,未來一定會給他們帶來大利潤。
純色棉布的售價定二百三十文錢也是有講究的,他們既然將棉布的價格砸盤到二百三十文,就不準備讓棉布的價格漲起來,他們要徹底壟斷整個冀州棉布市場。
府綢也會給絲綢市場帶來不小衝擊。
大家想想往日受劉天超等人欺壓,劉天超從來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如今卻被他們收拾,心中就暗爽,大家已經躍躍欲試,準備回去降價砸盤了。
接下來便是熱鬨的下訂單環節了,在場的每個布商都想下超大訂單,但是奈何資金實力不允許,隻能儘量多訂貨。
布商們去和趙明德商定訂單細節。
經過這一遭,趙明德感覺自己又學到了很多。
有些競爭是陽謀,看產品價格和質量。但還有一些競爭,是陰謀詭計,他還是要多長幾個心眼,不能辜負元盛對他的信任。
一切事情敲定,元盛又陪著眾人好好吃了頓飯,席麵是從東來順定的,酒水不但有梨花白,還有十兩銀子一壇的西域葡萄酒,整場宴會賓儘主歡。
元盛將事情解決後,便回到石鼓書院,繼續潛心學習。秋季的鄉試高手如雲,他如果想摘得鄉試案首,並非易事。
元盛回到齋舍,洗了一把臉,繼續看山長為他批改的策論題。
……
劉天超雖然沒將元氏織造廠放在眼裡,但是事後還是讓人打聽了一下。
手下傳回的消息,讓他將口中的茶水噴了出來。
“你們是不是打聽錯了?元氏織造廠的棉布批發價五十文一匹?”
劉天超自家沒有織造廠,但是姐夫家在江南擁有五家織造廠,關於棉布的成本,他之前是聽姐夫討論過的,一匹布所有成本算下來,最少都要一百七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