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就聚集了幾百名學子,明天怕不是得上千,絕對是有組織有計劃的!
而且這幫人怎麼能做得出來,這就返回京都了?讓他自己一個人頂著?
他頂得住嗎?
他還想讓高個頂著呢!
李大同又一想,幾位大人急著返回京都,估計是想辦法去了。
哎!沒辦法了,隻能他自己扛上。
李大同整理了一下語言,隨後打開大門,對靜坐在門口的學子說:“諸位學生,本場考試由禮部侍郎馮興文和大理寺卿周興朝做主考官,整場考試公平公正!你們切莫聽風就是雨!誣告考官,誣告解元的罪名,不是你等承擔得起的!”
“諸位執意要告也無妨,我將諸位的請願信息登記下來,向朝廷上書。”
李大同讓四位書吏登記諸位學子的信息。
艸!
在場學子沒想到還要登記他們的信息,一時間呆在當場。
事情鬨這麼大,已經不僅涉及元盛了,還涉及到本次鄉試的主考官,兩位欽差大人都是三品大員。
萬一這事扳不倒元盛,反而得罪了這幾位高官怎麼辦?
人家如果記仇,他們以後的仕途之路就斷了!
立馬就有人離開現場。
還有小機靈鬼報出了自己死對頭的籍貫姓名,書吏也不是吃乾飯的,當即讓他出示路引。
這麼一鬨,在場的人瞬間散去了一半。
元弘毅見狀,心生退意,但是他已經決定走上這條路,他要抱上當今宰輔的大腿,就無路可退。
他主動上前,報上自己的籍貫姓名,說道:“大人,我是元盛的同窗,我與他同在石鼓書院甲班,月考時他的成績隻是前十名而已!還有這本詩集,是禮部侍中王城和的公子王文傑所作,元盛鄉試中所用的兩首詩,皆來自此詩集。”
崔時年的調子早起高了,被推舉為領袖,如今他退縮,豈不是自打嘴巴?他也上前報上了自己的籍貫姓名,又大義凜然地將元盛申斥一頓!
張晉痛心疾首地說:“大人!我是石鼓書院的先生!元盛這人詩賦能力實在平庸,不如很多在座的學子,就這樣的水平,如何能考取解元呢?正如元弘毅所言,他盜用了王文傑詩集中的詩賦,這就是作弊!望大人明察,還眾學子一個公道!”
雁門郡郡守李大同嗬斥道:“莫要再胡言亂語!元盛的試卷我都沒有見到,你們竟然見過了?科舉考試事關重大,豈是你們幾人質疑質疑就可查看的?煽動學生鬨事!小心我治你們重罪!”
“大人!元盛科舉舞弊,還請還我等學子一個公道!”張晉絲毫不懼,再次喊出這句響亮的口號!
元弘毅和崔時年跟上!
雖然三人慷慨激昂,但是跟進學生並不多,他們幫著敲敲邊鼓還行,如今要登記他們的籍貫姓名,他們還是觀望觀望再說。
絕大部分學生已經散去,隻剩下不到十人!
看熱鬨的吃瓜群眾早散去了,官字兩個口,上麵一張吃人,下麵一張吐骨頭,雖然說雁門郡郡守的為人還行,但這件事可是牽涉到京官,兩位當朝三品大員,事情發展到什麼程度未可知,趕緊閃走是正經,免得惹禍上身。
李大同見眾人已經散去,長舒一口氣,回到府中。
喜歡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請大家收藏:()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