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日後,元盛來到京都國子監。
國子監坐北朝南,按“左廟右學”之製,由三進院落組成,主要建築集中在一條中軸線上,附屬建築圍繞各自的主體建築分布。
從正門進入國子監,一路可以看到集賢門。
大門坐北朝南,麵闊三間,門外東西各建有磚砌的一封書式撇山影壁,其正麵建有一字影壁。
進入集賢門,院子東側有持敬門,與京都孔廟相連,是專供監生到京都孔廟拜謁孔子的通道;院子的西麵有退省門,是監生入堂學習和國子監內任職人員出入的便門。
隨後是太學門,麵闊三間,堅額書“太學”。門內左為鐘亭,右為鼓亭,還有一座禦碑亭,內立“恭勒禦製國學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記”碑,四周建有圍廊。
整個建築十分氣派,元盛在國子監門房帶領下,進入二進院落。
經過六堂,東側從南到北有崇誌堂、誠心堂和率性堂,西側自南而北為廣業堂、正義堂、修道堂,每堂各為十一間,統稱六堂,是專供監生學習的場所。
“元解元,過了六堂就到前麵琉璃院了,您去前麵報道。”
元盛的大名早已經傳遍整個國子監,之前元盛科舉舞弊案鬨得太大,京都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元解元的詩才了的,陛下稱其為詩仙。
元解元做的詩詞更是在國子監內傳唱。
雖然元盛出身卑微,但是元盛背後的靠山很硬,所以門房對元盛沒有絲毫怠慢,反而很恭敬。
元盛隨門房來到琉璃院。
國子監典簿張世接過元盛的資料,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少年。
元盛科舉舞弊案時,他感覺沒什麼意思,便沒去看,結果錯過這麼精彩的現場。
“元盛,鄉試已經過去了這麼久,你怎麼才來國子監報道?”
元盛行禮,“回大人,家中有些急事要處理,便耽誤了些時日。”
國子監典簿從八品,是個小官,國子監中的學子很多身份地位不一般,他們根本不把張世放在眼裡。
如今元盛對他如此尊敬,他倒是有些不習慣。
國子監有些世家子知道元盛出身微寒,根本看不起他,張世可不敢這麼想。
元盛那是敢跟宰輔大人掰手腕的人,看不起元盛那純粹是腦子進水。
張世道:“原來如此,我聽說你原來在石鼓書院讀書?”
“是,大人。”
張世翻看著手中的登記簿,“範誌遠和劉鴻飛二人也是石鼓書院的,你是否要跟他們住同一個舍監?”
元盛再次行禮道:“大人費心了,我與二人是好友,能住在同一個舍監再好不過。”
“好,那邊幫你們安排在一個舍監。給,這是號牌和鑰匙。”張世將號牌和鑰匙遞給元盛。
喜歡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請大家收藏:()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