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元君琉璃珠鑲嵌的雙眸竟緩緩睜開,從中流露出一絲喜色,“小娃娃,你為何願意給我上香?"
男童先是一怔,他萬萬沒有想到元君像居然會活過來。
想起家中的境遇,男童局促地搓著衣角,低聲道:“俺...俺爹前些日子入了土,他這輩子最信神佛,可到死都沒等來神仙救命。”
“家裡還剩些供香,俺就尋著神仙一個個拜,希望真的有神仙,能救救俺娘。”
水幕外的茶樓中,眾人清晰地看見元君眼中閃過一絲痛色。
而那元君也因為男童這話一時有些不知所措,眼毛輕顫,卻難以啟齒。
“神仙娘娘。”
男童突然抬頭與元君對視,眼中滿是期盼,“你能救救俺娘嗎?她已經病了半月,家裡...家裡連口乾淨水都喝不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元君聞言,唇角泛起溫柔弧度。
她手中淨瓶微微傾斜,一滴甘露在瓶口若隱若現。“今夜會有一場甘霖,你接些雨水給你娘服下,定能痊愈。”
說罷,神像雙眸漸闔,又恢複了靜止的模樣。
男童心思單純,見神仙娘娘都這麼說,他也絲毫不懷疑。歡天喜地的著往家跑去,逢人便說:“神仙娘娘說今夜要下雨啦!”
街坊們或搖頭歎息,或嗤之以鼻,隻當童言無忌。
這大旱的天,哪來的雨?
誰知入夜時分,天際突然滾過悶雷。
緊接著豆大的雨點砸落下來,起初稀疏,繼而連成雨幕,漸漸彙聚成一場大雨,滋潤著人間萬物。
乾涸的土地吮吸著甘露,龜裂的河床漸漸漫上清流。
全城百姓紛紛衝進雨中,仰頭張口接飲天降甘霖,有人跪地痛哭,有人相擁而泣。
待到天明雨歇,一些聽過男童話語的百姓不約而同湧向縣衙。
隻見晨光中,那尊紙紮的元君像依舊屹立在原地,通體竟無半點雨水浸濕的痕跡。
更奇的是,神像周圍三丈之內,地麵乾燥如初,仿佛昨夜暴雨都不敢冒犯這位元君。
此刻,哪怕這些百姓再蠢,也知道自己碰上真神仙了!
“神仙啊!”
"多謝娘娘救命之恩!”
一個老者率先顫巍巍跪倒,額頭重重磕在地上,眾人也紛紛效仿,其中還有不少人已經回去取香火供奉來了
不多時,原先冷清的香案前,轉眼間便堆滿了供品,香火繚繞,經久不散。
這個消息很快就在城中傳開,不多時,官府門前就跪滿了黑壓壓的人群。
有人舉著家中最後一點存糧,有人捧著金銀玉器,更有人牽來了賴以耕地的老黃牛,全都是為了求得元君庇護。
香案上的供品很快堆成了小山,三牲祭品的熱氣在雨中蒸騰,香火煙氣與雨霧交織,將元君像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
隨著水幕流轉,畫麵中顯現出更為恢弘的景象。
權貴富豪征調千名工匠,日夜不休地修築神廟,各方百姓們肩挑手扛,將元君紙像恭恭敬敬地迎入正殿,金絲帳幔垂落,檀香繚繞不絕。
不過三年光景,水幕中已現出一派鼎盛氣象,信眾摩肩接踵,香火晝夜不絕。
廟前還豎起一座三丈高的功德碑,碑文鎏金,記載著關於元君的種種神跡。
眼見水幕中百姓安居樂業、風調雨順的景象,茶樓內眾多看客看得入神,不禁麵露欣慰之色。
就在他們都以為故事將圓滿收場時,卻沒有想到李霄龍須輕顫,畫麵再次如漣漪般蕩漾開來,令水幕開始漸漸模糊。
“可元君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因為在多年熏陶後,她發現在百姓眼中,隻剩下自己這尊紙像。”
喜歡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請大家收藏:()龍與帝王:化作真龍降臨曆史之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