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鄭德昌背著行囊準備出發。小芳雖然還很虛弱,但堅持要送外公。她將自己畫的一幅畫塞進鄭德昌手裡——畫上是三個小人手拉手,背景是美食城的招牌。
“外公早點回來,小芳會乖乖喝藥。”孩子奶聲奶氣地說。
鄭德昌蹲下身,將一枚用紅繩係著的小木牌掛在孫女脖子上:“這是外公親手刻的平安牌,戴著它,頭痛就會輕一點。”
顧有為叫來的出租車已等在門口。鄭德昌最後環視了一圈美食城,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停留片刻,仿佛要將大家的樣子刻進心裡。
“都彆送了。”他揮揮手,轉身走向出租車,“等我回來。”
車子緩緩駛離,消失在晨霧中。江桃摟著鄭蕙蘭的肩膀,感到她在微微發抖。
“蕙蘭姐,我們進去吧,外麵涼。”
回到美食城,江桃發現顧有為正在櫃台後研究一堆法律文件,林保羅則在打電話聯係媒體朋友。小周已經重新調整了財務計劃,馬淑芬則一如既往地在廚房準備食材。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個大家庭。
江桃深吸一口氣,拿起電話,開始落實今天的計劃。
次日。
江桃站在美食城門口,手裡捏著一封剛剛收到的公函,紙張上鮮紅的公章刺得眼睛發疼。
“關於責令八方美食城停止銷售非傳統飲品的通知”,落款是“京市飲食行業協會”,下麵還附著八家老字號企業的聯名簽字。
“這幫老頑固!”林保羅一把扯下領結,氣得臉頰發紅,“什麼年代了還搞這一套!”
江桃沉默地折起公函。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最麻煩的不是這個。”小周推了推眼鏡,遞過另一份文件,“供銷社剛剛通知,下周起停止向我們供應鮮奶和白糖。”
江桃心頭一緊。如果被斷了供應……
“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張奮鬥一拳砸在櫃台上,震得茶杯叮當作響,“江老板,咱們得找他們理論去!”
江桃搖搖頭,反而平靜下來。
她展開公函又看了一遍,忽然注意到一個細節:“你們看,聯名的都是國營老字號,沒有一家個體戶。”
“因為個體戶都巴不得學咱們呢!”林保羅撇嘴,“前門大街已經冒出兩家山寨奶茶店了。”
江桃眼睛一亮:“這就是突破口!”
她立刻召集核心團隊開會。桌上擺著三樣東西:協會公函、供銷社通知和當天的《京市晚報》——頭版正報道著“深化商業體製改革”的新聞。
“同誌們,我們的奶茶沒有錯。”江桃指著報紙說,“改革開放就是要打破條條框框,允許新生事物發展。但硬碰硬不是辦法,得用智慧。”
她迅速做出部署:首先,由文筆最好的林保羅起草一篇《傳統與創新可以並存》的文章,找關係在晚報上發表;其次,邀請媒體記者來參觀透明廚房,展示奶茶的真材實料;最重要的是,通過公公鄭柏生的關係,約見商業局領導反映情況。
“那我們原料怎麼辦?”馬淑芬憂心忡忡地問,“庫存隻夠撐一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