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張欣的感覺,這倆沒成事,純粹就是不夠壞!
還壞得很單純。
朱高煦見天兒在公爹麵前說朱高熾的壞話,當麵笑朱高熾癡肥。
朱高燧的部下試圖毒殺公爹,再偽造遺詔廢掉朱高熾,立朱高燧為帝,被公爹發現了,朱高燧嚇得失言。
上麵這些,都是朱高熾給他們倆兜的底,圓的場。
上輩子那會,張欣是氣憤過的。
兩個小叔子天天蹦躂,她跟朱高熾都已經夠焦頭爛額了,他們還不消停。
到了後來,張欣才想明白。
沒有這倆小叔子,朱高熾這位實際坐鎮大後方,實際監國的太子,可能早被朱棣廢了。
皇帝在外麵打生打死的,回來儘是朝臣們誇太子監國得力。
那這個皇帝到底是誰在當。
正是由於這兩個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敗,才讓朱高熾身上的“仁厚”品質顯得更加光輝奪目。
每一次朱高煦的誣告陷害還有朱高燧的驕縱跋扈,都跟朱高熾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越發讓朝臣們覺得太子爺寬容、善良和智慧。
兩個不斷製造麻煩的人,成了朱高熾仁厚形象的最佳陪襯。
公爹完全找不到廢朱高熾的理由。
假如強行廢了,無論立朱高煦還是朱高燧,朝臣都不能乾。
公爹總共就這仨兒子。
最後的最後,公爹也隻能捏鼻子認了。
但是,能被公爹看重過的人,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朱高煦好武好功,善於騎射,跟著公爹出征多次,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對女人興趣還不大,不貪杯,不好色,後院女人很少,所以郡王妃韋氏過得一直比張欣舒心。
這後麵當了漢王以後,朱高煦被塞了一個小郭氏。
小郭氏跟大郭氏一樣,風流嫵媚。
韋氏那會還跟張欣顯擺過,小郭氏媚眼拋給了熊瞎子。
張欣後來還看過朱高煦寫的詩——
蓬萊宮闕涵清秋,羽客臨風閒倚樓。
海天一碧湛杯水,塵埃九野分中州。
雲裡仙歸鳴佩玉,紫鳳琪園自棲宿。
遙瞻西極半林青,知是瑤池桃未熟。
所以熊瞎子未必瞎,不過誌不在此罷了,按這詩的意境,朱高煦是既向往道家的自在境界又希望能在俗世建功立業。
朱高燧呢,也能打,讀書很一般,性格驕縱,跋扈,但膽小。
瞻基在位時,有點風吹草動的,朱高燧就上信長篇累牘的解釋。
到了最後自請將常山中護衛、群牧所、儀衛司官校交還朝廷。
意圖謀害公爹的事,張欣後來仔細的研究過,真就不是他乾的,他的幕僚覺得主子有機會,想把他給推上去。
所以,趁著這會,公爹還沒開始反攻,大家都兄友弟恭,朱高熾也還沒有意識到這倆弟弟能起的那部分作用的時候。
把這倆小叔子支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見識過天地之廣闊的人,眼界自然就會不一樣了?
正好這次,寧王打算去的地方是安南。
公爹未來會打下來的地方。
寧王還打算順著安南繞一圈周邊,邊走邊買,邊走邊賣。
喜歡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