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州城外的荒原上,陸錦棠握著鋤頭的手已經磨出血泡。
西北的風裹挾著黃沙撲麵而來,打得人睜不開眼。
他抬頭望向不遠處的屯田營地,炊煙嫋嫋升起,兩個兒子正在幫忙搬運陶甕,稚嫩的臉龐被曬得通紅。
\"爹,這是今日的新苗。\"大兒子清遠捧著幾株嫩綠的幼苗走來,額前碎發被汗水浸濕,\"阿娘說這些改良過的青稞能在沙土地裡生長。\"
陸錦棠接過幼苗,指尖拂過葉片上細密的絨毛。
這是楊明汐從空間裡取出的改良品種,經過無數次培育,終於能適應西北惡劣的氣候。
半年前楊明汐來到西北見到的場景仿佛還在眼前,她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為了不消減將士,他們決定執行‘戰時為兵,非戰為民’,降軍餉不消員的策略,一家人來到了這荒蕪的邊境之地。
那時的隴州,城牆斑駁,將士們麵黃肌瘦。
陸錦棠被任命為隴州守將,麵對的卻是無糧無餉的困境。就在絕望之際,楊明汐和自己空間的守護員守一溝通交流後,決定在西北屯田種糧。
\"夫人,將軍請您去議事廳。\"一名士兵匆匆跑來。
楊明汐將幼苗交給兒子,快步走向營地中央的帳篷。
陸錦棠正在查看地圖,劍眉緊鎖:\"朝廷的糧草又延誤了,如今軍中存糧隻夠維持半月。\"
\"不必憂慮。\"楊明汐從袖中取出一袋種子,\"這是改良後的紅薯種,產量極高,且耐旱耐瘠。明日起,可讓將士們分批開墾荒地。\"
陸錦棠接過種子,眼中閃過驚喜:\"阿汐,你總能在絕境中找到生機。\"
他握住妻子的手,粗糙的掌心帶著常年握劍的繭子,\"隻是屯田之事需耗費大量人力,如今邊境局勢緊張,怕是......\"
\"我們可以一邊訓練,一邊種田。\"楊明汐目光堅定,\"讓將士們分組輪值,既能保證訓練,又不耽誤農時。我多開發一些新品,爭取一年種植兩季農作物,清遠和清泉也已懂事,不用我花太多心思。\"
第二日清晨,屯田計劃正式開始。
陸錦棠親自指導將士們翻地、播種,講解種植要領。
小兒子清泉舉著木牌,上麵寫著\"紅薯種植十要訣\",在田埂間來回奔走。
日子一天天過去,荒原上漸漸出現大片整齊的田壟。
改良後的青稞在風中搖曳,紅薯藤蔓爬滿土坡。
楊明汐又從空間裡取出耐旱的苜蓿,教將士們飼養牛羊。
曾經荒蕪的營地,如今充滿生機。
然而,平靜的日子很快被打破。
探子來報,北啟北狄部落蠢蠢欲動,似有南下之意。
陸錦棠立即召集將士,商討防禦策略。
\"父親,我們可以用屯田的壕溝作為防線。\"清遠年紀雖小,卻已展現出過人的軍事天賦,\"那些灌溉水渠稍加改造,便是天然的護城河。\"
陸錦棠欣慰地點頭:\"好!就依你所言。阿汐,恐怕這次要辛苦你了。屯田之事不能荒廢,還要準備足夠的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