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眾人起哄,場內玄渡卻道:“施主,我佛門已然認輸,得饒人處且饒人。”
“認輸?”林靈素反問一聲,不等玄渡回答就說道:“除非你們同意改佛為道,加入道門,否則免談。”
玄渡麵色冷冽,拳頭緊握,幾欲動手。
“玄渡大法師,我勸你冷靜。”林靈素提醒道。
“大法師”三字被林靈素譏笑著從嘴中說出,玄渡感覺到了一股深深的諷刺,再也控製不住自己,動手的同時罵道:“我冷靜你……”
玄渡剛有動作,臟話還未出口,枯榮已然率先製止了他。
“玄渡大師,這是文鬥,切勿惱羞成怒,否則落人口舌。”枯榮說道。
聽到枯榮的話,玄渡深吸了幾口氣,口中連連念著佛號,這才恢複躁動的情緒。
方丈師兄已然被氣暈,若是他再被氣得動手,那就真的是輸不起了。
想他在少林一向待人平和,為人溫和,深受弟子愛戴,此時竟無法忍受林靈素的嘴臉。
林靈素見目的沒有達成,也沒有在刺激玄渡,而是環顧四周說道:“想必大家已經知道我要說的這個大盜是誰了,沒錯,他就是佛門。”
“佛門自傳入我華夏大地,已經一千多年了。這一千多年他們都盜了什麼?
財富,源源不斷的財富。佛門不事生產,佛祖卻鑄就了金身,菩薩羅漢亦是鑲銀鍍銅。
寺內僧侶不是武藝高強,就是腦滿腸肥,這一切都是信徒貢獻的。
信徒為什麼要給他們貢獻財富?因為他們行欺騙之事,求子、求財、求平安,幾乎有求必應。”
“但真的有求必應嗎?若求子有用,男人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若求財有用,百姓商人還有勞作奔走的必要嗎?
若求平安有用,我們還有練武的必要嗎?”
“若所求無應,他們又會如何對信徒說呢?一句“你心不誠”即可解決一切。為何心不誠?答曰:錢不夠。
若還是沒應,那又怎麼辦呢?簡單,他們會告訴你,你所求應在了來世,正所謂今生受苦,來世享福。”
“靈驗了是佛祖顯靈,是佛祖保佑,功勞歸佛祖,而忽略事實。
不靈驗,則是你心不誠,或者不是不靈驗,而是應在了來世。”
“正所謂盛世佛門,為何說是盛世佛門,因為盛世信徒才有錢,而亂世信徒都吃不飽了,如何還有錢?
信徒沒錢了,佛門也就因此封山閉寺了,信徒想要再進去,沒門,因為:我佛隻渡有緣人,有緣即有錢。”
“千年以來,他們都是如此,三武一宗為何滅佛,因為佛門太有錢了,有錢到連一國帝王都看不下去了。什麼是富可敵國?我想這就是了。”
“這是盜錢財,除錢財外,他們還盜聲望,盜名利。
少林何以為武林泰山北鬥?因為他們聲望高。
上任少林方丈玄慈何以能因一則真假不知的消息就糾集許多武林人士去殺蕭峰一家?
同樣因為他聲望高,且假消息言蕭遠山要偷盜少林武學。
所以他糾集武林同道將其對少林的威脅提前扼殺,他……”
林靈素還要說,可卻被一道大喝聲打斷:“林靈素,你過了,玄慈師兄或許有失察之罪,但蕭遠山是契丹人,玄慈師兄防患於未然並無不妥,容不得你汙蔑。”
林靈素看著玄渡笑道:“好,此事先不談他的出發點是為少林提前扼殺威脅還是出於民族大義。
但玄慈他真的是大義凜然之人嗎?我看未必?二十多年前的少年除魔大會,玄慈親口承認和葉二娘育有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