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慈看向蕭遠山,麵含歉意,語氣慚愧的說道:“蕭施主一家之悲劇貧僧難辭其咎,願一死以嘗罪孽。”
蕭遠山睜眼看來,心中仇恨依舊,可悔意亦是填滿心靈,玄慈一身罪孽,可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這些年他為了報複,做下諸多惡行,先前他言玄慈和四大惡人的葉二娘有染,想以此壞其名聲。
可葉二娘為何會成為四大惡人,一切都是源於他偷走了其子。
葉二娘這麼多年玩弄嬰兒,這累累罪行,他亦難辭其咎。
玄慈致使自己妻死子散,自己變相將其姘頭變為大惡人,還讓其父子相見而不相識。
“這算是報了當初的仇了嗎?”蕭遠山喃喃自語,心中有恨,亦有悔,一時間竟沒了先前的殺心。
殺心一弱,蕭遠山心中不禁升起愧疚之意,對亡妻的愧疚。
蕭遠山看向江微塵,“感謝大師點撥,大師是真正的高僧,既然玄慈是少林之人,他的生死就交由大師決定吧。”
玄慈沒想到蕭遠山竟放下了對他的殺心,還將他的生死交由師叔祖裁決。
若是之前,他肯定不想死,可此刻被點撥後反而看淡了名利生死,玄慈等著師叔祖裁決。
江微塵隻是對蕭遠山點了下頭,算是接過其話語,但他沒有直接判定玄慈的生死,而是反問道:“玄慈,你打算如何?”
沒有等來生或者死得判定,而是迎來一句反問,玄慈一時有些迷茫。
但他終究不是一般人,他是少林方丈,優柔寡斷而無主見是坐不上這個位置的。
“回師叔祖,弟子罪孽深重,願入地獄輪回,以嘗罪孽。”
“但弟子入輪回前,還有一事未了,還望師叔祖和蕭施主應允。”
“你說!”江微塵語氣平淡道。
玄慈道:“弟子身為少林方丈,卻犯殺生、淫邪之罪,有愧少林,自逐之。
不過此事與二娘無關,是我有負於她,讓其失子又失夫,致使其性格扭曲,作惡多年。
我多年來作壁上觀,不曾規勸半分,如今死前想化解其惡念,還望師叔祖應允。”
江微塵平淡道:“可!”
玄慈起身,複又對著恩師靈門跪拜道:“師父,弟子有愧您的教導。”
“哎,癡兒啊,贖罪的方式很多,你為何偏偏選擇以死亡來贖罪?”靈門悠悠一歎,無責怪之意,反倒勸誡道。
“師父,弟子不孝。”玄慈心中已存死意,不願苟活。
靈門內心歎息,蕭遠山不殺,師叔讓玄慈自主決定。
玄慈本可以不死的,可他卻選擇了以死贖罪。
靈門知道,弟子玄慈不想活著給少林抹黑。
仇人都放過了他,可少林卻無形逼得弟子不得不死。
靈門亦曾經做過少林方丈,他對少林的情感同樣勝過生命。
若易位而處,他同樣會為了維護少林的名聲自願身死。
玄慈是他的弟子,接受他的教導,同樣繼承了他願為少林犧牲一切的心念。
是少林,是自己這個師父逼死了本有活路的玄慈。
靈門的心中有無儘傷感,可他卻無法言說。
玄慈知道師父所想,解釋道:“師父,您不必自責,我內心難安,死對於我來說是解脫。”
聽了弟子的話,靈門稍微好受一些,在師叔禪音響起時,靈門內心亦浮現過往種種,自省己身。
那時,他就已然明悟,師叔掌握了佛門的慈悲意境。
這是真正的慈悲,典籍中記載達摩祖師就領悟了這種意境。
意境一出,除了那種天生的惡人,否則隻要內心還有一絲良善,哪怕隱藏極深,皆會被慈悲意境喚醒。
心中良善被喚醒,若過往有愧,那必心中難安,必會生贖罪之念。
達摩祖師靠著慈悲意境,渡化了許多人,讓許多為惡一方之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自己這弟子過往做下太多錯事,此時心中必是煎熬無比。
這是心中有愧,若不自我救贖,必然每日良心難安,長久下去,還會形成心魔。
玄慈叩首三下,道了聲保重後,起身環顧眾師兄弟和少林一眼後,轉身毅然決然下山而去。
玄寂等人有些發懵,方丈師兄這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