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葛爾東讚的一番話,晉布連連點頭。
神色,也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我明白了,大人。”
“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
“等局勢發展,等李北玄應對。隻要他真的碰上麻煩,我們吐蕃就趁火打劫……額不是,是雪中送炭!”
葛爾東讚:“……對,你說的很對,但是你的漢話真的需要再練練了。”
“是是是。”
晉布尷尬的連連點頭。
而葛爾東讚則將茶盞重新捧起,輕輕啜了一口,慢條斯理道:“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
“尤其是像李北玄這樣的人,平日裡誰也不服,恩怨分明,記仇也記情。”
“你若在他順風順水時上趕著湊熱鬨,他隻當你貪功。”
“但你若在他落難時遞上一盞燈,說不定他會記你一輩子。”
“而一旦這樣的人,記你一輩子,那你這一輩子,就不會白活。”
葛爾東讚的一番話,說的意味深長。
而晉布聽完,眼裡的敬意,已是止不住地翻湧。
他忽然意識到,眼前這位葛爾東讚大人,遠不止是東讚派年輕一代的權臣代表。
更是一個真正懂得取舍、明白權衡的謀主。
換做彆人,在李北玄落難之時,怕是早就被舊仇衝昏頭腦,起了痛打落水狗的心思。
可他沒有。
他不但沒亂,反而能在混亂中清醒地分析出局勢的走向,甚至謀劃未來數年吐蕃與武朝的關係走向。
這樣的人……
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是,我們靜觀其變。”
晉布低聲說道。
而此時,距離執失烈入獄,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天。
朝廷表麵風平浪靜,刑部也沒有再對案件做出新的通報,仿佛一切都在照章辦理之中。
但風暴的邊緣,已經悄然逼近。
執失烈的確沒受什麼皮肉之苦,有李通古親自照應,再加上贏世民暗中授意,那些值守的獄卒不敢對他有任何怠慢。
飯食酒水、衣被出入,都遠優於常理。
但問題在於,這份體麵,僅僅存在於詔獄高牆之內。
而牆外,整個長安,整個士林,正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輿論風暴。
一開始,爭議的焦點還在案件本身。
那位死去的貢生是如何服毒,為何身中劇毒,毒物來源如何,鋪子為何沒有登記這批貨物的來源與批號……
可這些技術性的問題,很快就被更容易煽動的舊賬所替代。
在某隻看不見的手操縱下,話題驟然從命案轉向了人。
執失烈的身份,執失烈的履曆,執失烈的往昔屠城之舉。
那些殘酷往事在有心之人的故意撥弄下,被重新翻出,被渲染,被傳播。
當年西域戰爭,他帶兵平定龜茲、焉耆、於闐三國。
破城之後下令屠戮,以震懾叛亂。
僅是龜茲一地,便有三萬餘人死於兵鋒。
事後雖被追責,但因其戰功卓著,朝廷最終裁定功過相抵。
撤其封號,命其交出兵權,不得再任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