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世民這個人,在對待前朝或政敵舊部這方麵,其心胸開闊程度,時常讓朝野上下都覺得匪夷所思。
甚至不少人,都覺得他有點……缺心眼。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陰家。
陰家當年可是鐵杆的前朝餘孽,不僅積極參與對抗贏家起義,更是在一場大戰中殺了贏世民的親弟弟,後來,還乾出了刨老贏家祖墳這等挫骨揚灰的缺德事。
這仇怨,堪稱不共戴天,血海深仇都不足以形容。
而按常理,贏世民得了天下,就該把陰家挫骨揚灰,男丁儘數誅滅,女眷沒入掖庭為奴才算解恨。
可贏世民偏不。
他不僅沒殺陰家核心人物,反而把陰家的女兒納入宮中,封為德妃,恩寵有加,甚至讓她生下了齊王贏高惲。
這還不夠,他還讓陰德妃的兄弟陰弘智入朝為官,給予信任。
結果呢?
結果就是,陰弘智攛掇著外甥贏高惲造了反。
雖然沒造成,但也足以證明,贏世民在用人這方麵,確實是有點過於心大。
而眼下,贏高明所要召見的這位屯衛中郎將李安儼,其情況與陰家,非常相似。
李安儼,原本是隱太子贏建成的心腹屬官,鐵杆擁躉。
當年玄武門血戰之時,李安儼為了護衛主子贏建成,那可是真的拚過命、流過血,與贏世民麾下的秦王府精銳殊死搏殺過的。
而按照正常邏輯,這種餘孽,尤其是表現出如此頑強忠誠的,新皇上位後,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門戶,以絕後患。
可當時的贏世民,卻再一次展現了他那清奇無比的腦回路。
當時贏世民的想法,很簡單,很自信,甚至稱得上是普信。
他是這樣想的。
嗯,李安儼既然能對贏建成如此忠心耿耿,矢誌不渝,那說明此人品質極佳,是難得的忠義之士。
那麼,隻要我贏世民以誠相待,施以恩德,展示我的人格魅力,他必然也能將這份忠心轉移到朕身上來。
畢竟,朕的人格魅力,難道還比不上贏建成?
於是,李安儼非但沒死,反而被贏世民一路提拔,委以重任,官至左屯衛中郎將,負責掌管部分宮廷宿衛,成了皇帝身邊的警衛軍官之一。
簡直稱得上是寵愛有加。
不過,贏世民還是太高估自己的人格魅力了。
又或許是,他低估了仇恨與忠誠的頑固性。
亦或許,他根本就沒把李安儼的真正想法放在眼裡。
反而想當然的覺得,自己給了李安儼官位富貴,李安儼就該感恩戴德。
可他忘了,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能把政治算計和個人情感分得那麼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毫無心理障礙地效忠殺主仇人。
而李安儼,顯然是個正常人。
十多年過去了,玄武門那天的血光、太子贏建成倒下的身影、以及自己被迫屈身事仇的屈辱,其實從未有一日,真正從他心中散去。
而贏世民給的官位和信任,於他而言,非但不是恩賞,反而更像是一種每日提醒他忘恩負義,苟且偷生的恥辱烙印。
他無時無刻不想著為舊主報仇。
隻是贏世民威望日隆,統治穩固,他一直找不到機會,也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