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南走,工坊逐漸減少,空氣中的煙塵味也淡了些,但被汙染的河流和因為取土、采礦而變得斑駁裸露的山體,卻依然觸目驚心。
大約行了半個多時辰,他們終於抵達了那片新劃定的封地界碑。
界碑之後,景象豁然一變。
這裡還沒有被大規模的工業浪潮席卷,保持著相對原始的自然風貌。
廣闊的荒草甸子一直延伸到驪山腳下,秋日的野草一片枯黃,在風中如波浪般起伏。
山麓的森林,雖然也有砍伐的痕跡,但整體依舊茂密。
秋色浸染,層林儘染。
一條清澈的溪流從山中流出,水聲潺潺,與身後工業區的喧囂恍若兩個世界。
而這片寧靜而充滿野性的土地,讓李北玄壓抑的心情稍稍得到了舒緩。
而李敢也追了上來,李敢指著前方,語氣中帶著幾分自豪道:“少爺,到了,從這裡開始,往南一直到山腳,往東到那條小河,往西到那片林子,這一大片,以後就是咱家的了!”
聽到這話,李北玄勒住馬,舉目望去。
這片土地確實如他之前了解的那樣,麵積相當廣闊,粗略估計不下兩三百頃。
地勢總體平緩,略有起伏,大部分是尚未開墾的荒地,長滿了半人高的野草和灌木叢。
而靠近驪山山麓的地方,則是一片茂密的林地,樹種以鬆、柏、櫟為主,長得鬱鬱蔥蔥。
一條清澈的溪流從山中蜿蜒而出,穿過草場,向東流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地方真不小啊。”
李北玄感歎道,心中湧起一股奇異的感覺。
雖然這片土地,在法律意義上,已經歸屬於他。
而這裡的產出都將是他的收入來源,這裡的百姓,也將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他的管轄。
但現在的他,卻完全沒有一開始那種,得到了新地塊後,迫不及待想要搞基建的激動,反而十分平靜,甚至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審慎。
絕對不能讓藍田,讓驪山,讓這片剛剛屬於自己的封地,重蹈身後那片工業區的覆轍。
發展是必須的,但絕不能以犧牲環境、透支未來為代價。
“到底該如何規劃,還得回去之後,再從長計議吧……”
李北玄歎了口氣,回頭對李敢問到:“敢叔兒,目前咱們的封邑內,有多少戶人家?”
李敢顯然提前做過功課,立刻回道:“回少爺,根據戶部最新的黃冊,咱們這三千戶實封,目前實際劃撥過來的,主要是散落在這一帶的七個自然村,以及一部分軍戶和匠戶,總共大約兩千一百餘戶,八千多口人。”
“除此之外,還有些零散的山民獵戶,未完全統計在內。”
“而剩下的戶數,陛下旨意是,從周邊官田的佃戶中劃撥,或者等待後續遷移填充。”
八千多人……
李北玄默默點頭,這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一個規模不小的縣了。
而這八千多人,他們的生計、他們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係於他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