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芹大病初愈,他沒好意思在這裡掏出煙來點上。
手裡不夾著煙,徐彥輝總感覺少點什麼···
沒有煙,就隻能喝茶了。
呡了口茶,有點燙。
徐彥輝笑著說:“能不能發展起來不好說,這有多方麵的原因,不過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是能改善不少,畢竟勤勞雖然不一定能致富,但是多少還是可以改善下生活條件的。”
雖然離家多年,但是趙麗芹依然對老家有著深厚的感情。
她也希望老家人民都過上更好的生活···
“農村人的日子太苦了,多少年了,就指望著種點地,可是一年到頭能打多少糧食?”
徐彥輝無奈的點了點頭。
他也是在農村長起來的,太知道農民的苦了。
一年四季永遠都沒有閒著的時候,可是到頭來還是一窮二白。
農村的孩子,除了為數不多能夠通過讀書走出去的,也就隻有打工這條路了。
但是打工真的能發家致富麼?
其實這是個誤區。
九十年代南方打工潮,數以萬計的年輕人懷揣著夢想去到了南方,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留在了那裡。
但是結果呢?
到了年齡,回老家結婚生子,有的乾脆就不再出去了。
因為,婚姻和家庭有些時候已經束縛住了他們的手腳。
隻能是沿著祖輩留下來的路,繼續重複著上一代人的苦情劇···
“雖然在老家建廠並不一定能改變村裡人的命運,但是至少也能讓生活過的不用那麼辛苦了。”
徐彥輝不是聖人,他沒有悲天憐人的心。
建這個廠,他隻是單純的想給雲正林一個名正言順進祖墳的機會···
···
下午的時候,一直在旅館裡待著也無聊,在劉亞楠的建議下,雲曉莊帶著她回到了他長大的那個家。
如果這裡還能稱之為家的話···
院子還在,房子還在,不過已經破敗不堪了。
在農村,有個很神奇的現象。
房子,如果一直有人住著,那幾乎很少會損壞。
但是一旦空置了下來,用不了幾年,就會破敗的不成樣子。
聽老人們說過:“房子跟莊稼一個理兒,不伺候就得報廢!”
房子跟活物一個樣,全仗著幾股“活氣”撐著。
頭一股叫人味兒,二股叫煙火氣兒,三股叫拾掇勁兒。
從科學的角度來解析的話,有些時候顯得就很牽強。
空置的房屋,門窗緊閉使得室內空氣幾乎靜止,迅速導致室內環境條件失衡,這是化學層麵上的原因。
濕度過高或過於乾旱,很容易讓牆體發生開裂破損,同時也是微生物和各種小蟲子、小動物的溫床,更加劇了牆體的損壞。
算了,編不下去了,隻能想到這麼多了···
院子裡雜草叢生,都快有一人高了。
雲曉莊緊緊牽著劉亞楠的小手,小心翼翼的披荊斬棘,一步步探索著終於還是來到了堂屋前。
木門已經破爛不堪,門框搖搖欲墜。
看著如此淒涼的景象,雲曉莊心裡五味雜陳。
人都不在了,家,也就是一個隻能證明他們存在過的證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