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去廷尉府定罪?定何罪?抓人可都有事先請奏?都有批捕文書?”高隆之高聲質問著。
畢義雲開始吞吞吐吐,這時隻見宋遊道緩緩走到高隆之麵前,他也就不再回答
宋遊道雙手抱拳,向高隆之行了一禮,而後不疾不徐地說道:
“定罪審理之事,廷尉府自會裁決。
他們之中,有些已事先奏請,但事出突然,有些尚未來得及。
此亦為特殊之況,並無不妥。
若廷尉審理無罪,自會釋放無辜之人,右仆射又何必在此耿耿於懷,徒生糾結?”
高隆之冷哼一聲,臉上滿是不屑。
“他們皆是王室宗親,豈能隨意抓捕?若無事先奏請,便無權批捕拘禁。
畢義雲,立刻把無奏而捕之人給放了!”
宋遊道微微側目,向畢義雲使了個眼色,同時提高音量。
“如今人已抓獲,我亦遞交了文書,請示大將軍,怎可隨意放人?
後續之事當移交廷尉府處理,右仆射也莫要在尚書省獨斷專行!”
說罷,畢義雲便帶著部下,將所有人押走。
高隆之見畢義雲不聽從自己的命令,隻得拂袖而去。
歸府之後,高隆之坐在榻上,心中怒火難消。
想到尚書省有宋遊道與自己作對,又憶起前些日子他的彈劾之奏,猶如芒刺在背,心中滿是憤恨。
但念及今日宋遊道的行事,又覺得似抓到其把柄,可借此反擊。
於是,他心生毒計,冤拷了幾個抓人的令史,威逼利誘,讓他們殿前作證,
隨後與元旭、鄭述祖等人暗中謀劃,欲聯劾宋遊道,置他於死地。
次日上朝,高隆之昂首闊步,率先出列彈劾:
“陛下,臣與左仆射襄城王元旭、尚書鄭述祖聯合上表,懇請陛下治罪尚書左丞宋遊道。”
此語一出,朝堂一片嘩然。
高澄、崔暹等人紛紛轉身望向高隆之。
宋遊道卻一臉滿不在乎。
高隆之遞交奏折後,開始大聲彈劾道
“飾偽亂真,國法所必去;附下罔上,王政所不容。
尚書左丞宋遊道,本無名望功績。
永安初年,朝士亡散,他不過乏人之際,叨竊台郎。
且為人急躁諂媚,肆其奸詐,更是空知名義,不顧典章。導致朝中之人皆鄙其心,眾畏其口。
他從州入省,屢任清貴之職,卻惡行不改,毫無忌諱,行事全憑個人好惡。